【介绍】:参见苏敬条。
见司牧安骥集条。
病名。系指齿缝间流脓,愈而复发。《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疳。”属牙漏。详牙漏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地肤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通志》。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柳州医话良方》。1卷。清·魏之琇撰,王士雄辑评。约刊于十九世纪中期。本书系王氏将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一书中原按语85条,单方100余条予以汇编,并附加评按而成。魏氏原按语评论各家医案审证制方,指
即舌之尖端。《辨舌指南》第一编第一章:“舌尖,内应心。”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即小儿热厥,详小儿厥证、小儿热厥条。
痰证之一。指痰证初起者。《不居集》卷十七:“新痰,新起之痰,其症轻,其形色青白稀薄,其气味亦淡。初起头痛发热,类外感伤寒。半夏、陈皮、花粉、茯苓、甘草、苏子。”参见痰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