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失血,伤津,阴液不能润肠所致。不宜轻用下法,徒伤元气。治宜润肠通便。方用润肠丸(当归、川芎、白术、熟地、麻仁、苏子、人参、甘草、郁李仁,蜜糖引)或用麻仁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即玉泉散第二方,见玉泉散条。
见《药材学》。为枣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系指颊在下生疮,漫肿疼痛,或左或右,身发寒热。《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郁结,或食煎炒灸煿而成,或左或右。”发于左者,名左阴疮;发于右者,名右阴疮。详见各该条。②指女性外生殖器之生疮
①病名。温毒的别称。《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症疗法》:“其六兼毒,病名温毒,一名热毒,通称时毒。”详时毒条。②病邪名。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在泉,热毒不生。”③疮疹病因之一。
即神聪,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敬义。上海市上海县人。精于温疫、伤寒等传染病,撰有《疫疠溯源》一书(1761年)。
【介绍】:明代医生。字天章。处州府(今浙江丽水)人。年幼时读《素问》、《灵枢》等医书,精通医术,晚年曾任太医院吏目。
病名。见《医林改错》卷上:“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治疗:内服通窍活血汤。相当于色素沉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