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小儿风毒,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汇纂》卷五。即关节。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炷·脏腑门》卷四。即来复丹,见该条。
武威汉代医简《治百病方》方。附子、川椒、乌头各三分,泽泻、细辛、术各五分。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酒饮,日三次。治感受风寒,骨节重着痹痛。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介绍】:明医官。贯里不详。宪宗时任太医院院使,因投剂乖方,致损宪宗,遭大臣参劾,降为承德郎太医院院判。弘治六年(1493)因弹劾王恕又降为御医。公元1503年奉孝宗命任总裁修本草,两年后成《本草品汇
见《普济方》。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辨证论治术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在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下,先治其续发病(标),后治其先发病(本)。王冰注:“标而本之,谓先发轻微缓者,后发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标,后治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