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追风散

追风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一两)石膏(另研.一两)防风(去芦.一两)甘草(炙.二两) 白僵蚕(炒.去丝.二两)全蝎(去尾.二两)荆芥(二两)川芎(一两)麝香(另研.一两)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疼目眩,鼻塞声重,皮肤瘙痒,口角牵引,妇人血风,及一切头风并治之。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服临卧,茶汤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去皮脐)、附子(去皮脐)、白附子白花蛇(酒浸.去皮骨)、丹砂(研),各一两。蝎稍、麝香(研),各三分。腻粉(研.一分)、南星(去脐.一两)。

炮制上并生用,捣罗六味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磁盒收。

功能主治治一切急风,角弓反张,四肢抽掣,牙关紧急,骨节疼痛,及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一钱,豆淋酒或煎葱白酒下。口噤者用少药揩牙即开,为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烂研)、甘草(炙),各一两。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半两。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痛。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僵蚕(去丝.嘴.炒)、全蝎(微炒)、甘草(炙)、荆芥,各二两。川乌(炮.去皮脐)、防风(去芦.叉)、石膏(研),各四两。川芎三两,麝香(研)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痛。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好茶调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研)甘草(炙)各30克 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锉)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15克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邪,清头目,利咽膈,化痰涎。治新久偏正头痛,头晕目眩,心悸烦热,百节酸疼,鼻塞声重,项背拘急,或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瑞竹堂经验方》卷三: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贯众鹤虱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牙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川椒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乘热漱口,吐去药。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

普济方》卷五十三: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藜芦雄黄川芎白芷石菖蒲全蝎藿香薄荷鹅不食草(无则可加龙脑少许)苦丁香各等分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耳聋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草乌僵蚕全蝎附子南星天麻白芷川芎羌活防风荆芥石膏甘草地龙(去土)乳香没药雄黄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搜风化痰,通络止痛。治偏正头痛,痛连于脑,有牵引感,发则目不能睁,眩晕不能起床。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临卧时开水调服。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猜你喜欢

  • 金光复明散

    药方名称金光复明散处方密蒙花、甘草、木贼(去节)、蔓荆子、细辛、枸杞、僵蚕、薄荷叶、甘菊花、苍术、荆芥穗、香白芷、石膏、藁本、黄连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内外风毒,一切眼昏之疾。用法用量

  • 胡椒半夏丸

    药方名称胡椒半夏丸处方半夏1两,干姜1两,胡椒1分,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寒喘嗽,冷痰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细嚼,食后干柿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六

  • 肿节风片

    药方名称肿节风片来源为肿节风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微涩。炮制取肿节风3125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干燥成干浸膏,

  • 连翘饮

    《类证活人书》卷二十:连翘饮药方名称连翘饮别名连翘散(《斑论萃英》)、防风散(《普济方》卷三六九)、上清连翘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处方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功能主治疏风

  • 陈橘皮粥

    药方名称陈橘皮粥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苎麻根(刮去土,晒干)1两,高良姜(末)3钱,白粳米(择净)半合。制法上除粳米外为散。功能主治妊娠冷热气痛,连腹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先以水5盏

  • 化食养脾汤

    药方名称化食养脾汤处方人参1钱,白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神曲(炒)1钱,麦芽(炒)1钱,山楂1钱,砂仁8分,甘草3分,白术1钱半。功能主治伤食。用法用量水3钟,加生姜3片,煎8分,食远服。胸膈

  • 八风汤

    《圣济总录》卷十五:八风汤药方名称八风汤处方防风(去叉)6两,人参2两,芎?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首风,头目

  • 参茸片

    药方名称参茸片处方熟地黄400g,当归320g,山药320g,茯苓200g,炒白术200g,牛膝200g,枸杞子200g,盐补骨脂200g,制远志120g,柏子仁霜120g,炒酸枣仁120g,人参12

  • 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控涎丹药方名称控涎丹别名子龙丸(《外科垒生集》卷四)。处方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功能主治攻逐痰饮。治痰涎内

  • 黄连五苓散

    药方名称黄连五苓散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陈皮、甘草、黄连、诃子、升麻、木香、藿香、粳米。功能主治内热,或伤食作泻而臭,手足心热,小便赤涩,疮痘红绽焮发者。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