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汤

调经汤

妇科玉尺》卷一: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延胡索白术各6克香附白芍生地各3克川芎陈皮丹皮各2.4克甘草1.8克 益母草9克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主妇女瘀积经闭。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煎,经来日空腹时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妇科玉尺》卷四: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桂枝赤芍各3克麝香0.15克琥珀(另研)没药(另研)各0.6克 炙甘草细辛各0.9克

功能主治化瘀退肿。主产后因败血蓄于脏腑,循经流入四肢而化为水,以致面目四肢浮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万氏女科》卷三: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归身(酒炒)1钱,赤芍1钱,丹皮1钱,桂心1钱,赤茯苓1钱,炙草1钱,陈皮1钱,细辛5分,干姜(炒)5分。

功能主治产后浮肿。新产之后,败血不尽,乘虚流入经络,与气相杂,凝滞不行,腐化为水,故令四肢浮肿,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揣摩有得集》: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泽兰叶3钱,熟地1钱半,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炒),川楝子1钱(炒),白芍1钱半(炒),元胡1钱(炒),槟榔1钱,木香5分,小茴香1钱(炒),焦楂1钱半,砂仁5分(炒),青皮8分(炒),生草1钱。

功能主治妇女一切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后腹痛,或呕吐,或发烧,或血痨,或久不生育,或室女经来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古今医鉴》卷十一: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香附(童便制)4两,炙甘草1两,茯神1两5钱,陈皮(泡去白,炒)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而无子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用滚汤调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宋氏女科秘书》: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酒洗)、淮生地(酒蒸,姜汁炒)、川芎(酒洗)、白芍药(酒炒)、广陈皮香附(酒炒)、白术(麸炒)、丹皮、砂仁、炙甘草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摘录《宋氏女科秘书》

《仙拈集》卷三: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1两,川芎5钱,白芍6钱,玄胡2钱,肉桂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经事或前或后,或多或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食远滚水下;煎汤亦妙。

摘录《仙拈集》卷三

《竹林女科》卷三: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地黄当归各等分。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败血攻冲,邪淫于心,胡言乱语,如见异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女科秘要》卷四: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川芎7分,当归1钱,生地1钱,益母草1钱,白芍8分,香附8分,丹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姜3片,枣1个。

功能主治因经闭,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而作浮肿者。

用法用量空心温服。

如血热先期及血热过期,紫黑或块,加黄连7分(酒炒),血寒过期,加煨姜肉桂各3分;临期正行作痛,加元胡、青皮各8分;临行继断不来,积块刺痛,加红花苏木桃仁各5分;经水过多,加黄芩1钱、蒲黄(炒)8分;经来饮食不思,加白术8分、陈皮砂仁各5分;肥人多痰,赤白带下,加南星、苍术各8分;气虚血弱,四肢虚软,面无颜色,加人参黄耆各5分。

摘录女科秘要》卷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洗焙)1两,半夏(汤洗7次)1两,甘草(炙)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五加皮1两,熟干地黄(洗焙)1两,川芎1两,吴茱萸(汤洗7次)1两,肉桂(去粗皮)1两,牡丹皮1两,赤芍药1两,乌药1两,人参(去芦头)1两,红花1两,没药半两(另研)。

功能主治冲任脉虚,风寒客搏,气结凝滞,每经候将行,脐腹先作撮痛,或小腹急胀,攻注腰脚疼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经欲行时,预前5日及经断后5日,并宜服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加味三星汤

    《洞天奥旨》卷五:加味三星汤药方名称加味三星汤处方金银花2两,蒲公英1两,生甘草3钱,玄参1两。功能主治阳疽。用法用量水数碗,煎8分服。摘录《洞天奥旨》卷五《增订治疔汇要》卷下:加味三星汤药方名称加味

  • 举肛丸

    药方名称举肛丸处方半夏天南星枯白矾各15克 枯红矾鸡冠花(炒)白附子各150克诃子肉(煅)黑附子(生)积壳各30克 猬皮2枚(炙)瓜蒌1枚(烧存性)胡桃仁15枚(烧存性)制法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

  • 白蔹薄

    《鬼遗》卷四:白蔹薄药方名称白蔹薄处方白蔹、大黄、黄芩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和鸡子白涂布上,薄痈上,干燥辄易之。亦可以3指撮药末,置3升水中煮3沸,绵注汁,拭肿上数十过,以寒水

  • 臭黄膏

    《圣惠》卷六十五:臭黄膏药方名称臭黄膏处方臭黄半两(研),乱发半两(烧灰),芜荑半两,硫黄1分(细研),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吴茱萸半两,粉脚半两(细研)。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风疮疥癣,

  • 理中圆

    药方名称理中圆处方白术、干姜(炮)、人参、甘草,各二十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作一十圆。功能主治理中焦不和,脾胃宿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

  • 枯瘤方

    《外科正宗》卷二:枯瘤方药方名称枯瘤方处方白砒硇砂黄丹轻粉雄黄乳香没药硼砂各3克斑蝥20个田螺(大者,去壳,切片,晒干)3个制法共研极细,糯米粥调,捏作小棋子样,曝干。功能主治治瘤初起成形未破,及根蒂

  • 加减紫癜方

    药方名称加减紫癜方处方鸡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当归15克,大枣10克,茅根15克,旱莲草20克,三七粉5克(冲服),仙鹤草20克,山栀1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佐以补脾滋肾。主血瘀于肌腠

  • 羊肝丸

    《政和本草》卷七引《本草图经》:羊肝丸药方名称羊肝丸别名秘传羊肝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黄连羊肝丸(《原机启微》卷下)。处方黄连末30克 白羊子肝1具(去膜)制法上两味,同于砂盆内研令极细,作

  • 戊己丸

    药方名称戊己丸处方黄连300g吴茱萸(制)50g白芍(炒)300g性状为棕黄色的水丸;味苦,稍有麻辣感。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泻肝火,和脾胃。用于肝胃不和,

  • 家秘桂枝汤

    药方名称家秘桂枝汤处方桂枝、麻黄、芍药、甘草、苍术、防风、羌活、独活。功能主治太阳寒湿,手足痿软,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