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霍应兆条。
古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症。《医学入门·疝气》:“风疝者,非外风也,乃肝木阳脏气动之风。”《儒门事亲》卷二:“《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气疝,太阴滑为脾气疝
【介绍】:元代医生。字坚白。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精通医学,于1333~1334年(元统年间)曾任医侯郎,辽阳路(今辽宁辽阳)官医提举。
简称《金匮要略》。3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16卷,魏晋时经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3卷。1065年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整理
出《伤寒论》。①指冲脉。《女科经纶》:“王太仆曰: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②指肝。《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上》:“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③指子宫
①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杜茎山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家。字万卿。黄岩(今浙江黄岩)人。习儒学。兼通医学,1228~1233年(绍定年间)著《宝庆本草折衷》,已佚。
气功学著作,唐·司马承祯著。本书包括导引、符水、服药、慎忌、五脏、疗病、病候等部分,论述以气功为主的卫生医疗技术及辟谷服药之方。认为“吸引晨霞,攴漱风露,养精源于五脏,导荣卫于百关,既祛疾以安形,复元
病名。指伤寒见下利甚至泄利不止的疾患。《伤寒全生集》卷一:“若身热面赤,足冷脉沉,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此为阴利寒证,俗呼漏底伤寒,医用四逆加人参、茯苓、白术、肉桂、肉果、砂仁、木通、灯心、升麻。”《重
【介绍】:见李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