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
即补法。详该条。
即补法。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五爪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婴孩病源论》1卷,已佚。
《金匮要略》方。又名芍药桂酒汤。黄芪五两,芍药、桂枝各三两。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治黄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出《乾坤生意秘韫》。为磁石之别名,详该条。
《医垒元戎》卷九方。地骨皮、生地黄、石菖蒲、牛膝(酒浸一宿)、远志、菟丝子(酒浸三宿)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治鬚鬚早白。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下。疥疮之继发感染化脓者。证治参见疥疮及脓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妊娠期不时胎动下坠,腰痠腹痛,或兼见阴道少量流血。多由气虚、血虚、肾虚、血热、外伤等因,致使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气虚者,兼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宜补气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