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肾汤

补肾汤

古今医鉴》卷十: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破故纸(酒炒)小茴(盐、酒炒)玄胡索牛膝(去芦,酒洗)当归杜仲(酒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

功能主治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磁石(煅,醋淬7遍,研)1两,五味子(炒)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防风(去叉)2两,黄耆(锉,炒)2两,牡丹皮2两,桂(去皮)2两,甘草(炙,锉)2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令黄)2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肾虚忪悸恍惚,眼花耳聋,肢节疼痛,皮肤搔痒,小腹拘急,面色常黑,黄疸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取8分,去滓,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三因》卷七: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白术1两,黄耆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沉香4钱,木瓜1两半,羌活半两,甘草(炙)1分,芎?1分,紫苏3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温脾补肾。主寒疝入腹,上实下虚,小腹(疒丂)痛,时复泄泻,胸膈痞满,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呕,加半夏半两,生姜7片,添水作1盏半,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气阴两虚,风寒袭入经中,筋脉失所营养,故虚疝时发,倦怠欲睡。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益卫,附子补真阳以御邪,白术健脾元以运化,川芎行血中之气,小茴散经中之寒,茯苓清治节,甘草缓中气,羌活散气分之风寒,苏叶散血分之风寒,沉香降逆气以平疝,生姜温胃气以除疝也。水煎温服,使阳气内充,则风寒解散而筋脉得养,虚疝自平。

摘录《三因》卷七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磁石(水飞,研,淘去赤汁)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黄耆(锉)1两,五味子1两,当归(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石斛(去根)1两,芍药1两,人参1两,沉香1两,桂(去粗皮)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两胁下胀,小腹急痛,胸中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如枣大(拍碎),大枣3枚(擘破),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惠》卷三十: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牛膝1两(去苗),桂心1两,黄耆1两半(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独活1两,芎?1两,当归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泽泻1两,汉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肾脏乏损,耳聋体瘦,脚膝少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用羊肾1对(切去脂膜),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肾,下药末半两,更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

本草图经》引《箧中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二):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杜仲1大斤,五味子半大升。

制法上切,分14剂。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用量每夜取1剂,以水1大升,浸至五更,煎3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3-4枚(切),下之,再煮3-5沸,如作羮法,空腹顿服;用盐、酢和之亦得。

摘录本草图经》引《箧中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二)

《脉症正宗》卷一: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熟地2钱,杜仲1钱,当归8分,白芍8分,芡实1钱,车前8分,山药1钱,木通8分。

功能主治补肾。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医门补要》卷中: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当归、熟地、菟丝子、杜仲、破故纸、巴戟天、山萸、杞子、山药、淡苁蓉、淮牛膝葡萄肉。

功能主治腰痛成龟背症。

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黄锦芳方: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附子茯苓半夏木香牛膝补骨脂

功能主治右胁作痛,咳嗽头痛,嗽必努力,痰清稀者。

各家论述痰虽在胁、在胃、在脾,而实归于肾火之衰。故用附子迅补真火以强土,茯苓半夏以除脾湿,木香以疏中州湿滞之气,牛膝以引左气下行归肾,骨脂以引右气下行归肾。药虽数味,针芥不差。

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黄锦芳方

本草图经》引《崔元亮海上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别名补肾散

处方杜仲1大斤。

制法上切,分作14剂。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用量补肾散(《普济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

摘录本草图经》引《崔元亮海上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黄耆(炙,锉)1两半,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芎?1两,当归(切,焙)1两,芍药1两,白术(锉,炒)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泽泻1两,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2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耳作蝉鸣,腰疼。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先煎羊肾1只至1盏半,入药煎取8分,去滓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普济方》卷二十九: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芒消2两,矾石2两(熬汁尽),大豆。

功能主治肾气不足。

用法用量方中大豆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九

《仙拈集》卷一引《汇编》: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熟地2两,山萸肉3两。

功能主治肾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

用法用量水5碗,煎1碗,加肉桂3钱,再煎至7分,空心1次服完,1日1剂。10日即愈。

食物下喉即吐者,去肉桂,加麦冬3钱煎服,10日即愈,后服用六味地黄丸2月。

摘录《仙拈集》卷一引《汇编》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磁石(绵裹)2两半,五味子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黄耆半两,生姜半两,桂(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玄参半两,羊肾1具(去脂)。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作5剂。

功能主治肾虚厥寒,面黑耳枯,脐腹冷痛,倦怠。

用法用量每剂以水5盏,煎取3盏,去滓,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增补内经拾遗》卷四: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人参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五味子1钱,川芎1钱,甘草(炙)8分,黄耆(炙)8分,熟地8分。

功能主治肾虚耳鸣。

用法用量用水2钟,加红枣2枚,煎8分空心服。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寿世保元》卷五:补肾汤

药方名称补肾汤

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1钱,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陈皮1钱,小茴香(盐、酒炒)1钱,破故纸(酒炒)1钱,牛膝(去芦,酒洗)1钱,杜仲(去粗皮,酒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人参5分,黄柏(去皮,酒洗)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大枣2枚,水煎服。如常服,可合丸药,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米汤送下,酒下亦可。

痛甚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白芍、生地、陈皮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猜你喜欢

  • 涤滞消瘀汤

    药方名称涤滞消瘀汤处方木香3钱,香附米3钱,黑姜3钱,延胡索3钱,当归身4钱,吴茱萸3钱,蜈蚣2条,血余3钱,人参2钱,山甲1钱,川芎3钱,陈皮4钱。功能主治产后腹痛。因其腹中素有陈寒结气,及至产后血

  • 槐子仁散

    药方名称槐子仁散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营实1两,猬皮(炙令黄色)1两,桑耳1两,木贼1两,黄耆(锉)1两,当归(锉,微炒)1两,乌贼鱼骨1两,皂荚子半两(微炒),麝香1分(研入),枳壳半两(麸炒微黄

  • 阖缝丹

    药方名称阖缝丹处方猴姜1钱,人参1钱,北五味1钱,三七根末1钱,甘草2分。制法各为细末。功能主治齿缝出血。其血之来,如一线之标。用法用量擦牙,含漱即止血。后用六味丸,则不再发。摘录《辨证录》卷三

  • 定眩饮

    《丹台玉案》卷四:定眩饮药方名称定眩饮处方明天麻青皮薄荷柴胡半夏各6克山茱萸龙胆草枳壳黄连各3克功能主治主头眩眼花。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丹台玉案》卷四《玉案》卷四:定眩饮药方名称定眩饮处方明天麻

  • 利湿通经汤

    药方名称利湿通经汤处方威灵仙3克桑枝9克当归6克秦艽15克蚕沙9克豨莶草4.5克甘草节2.4克苦参3克苍术3克 苡仁9克 大胡麻3克五加皮4.5克 川牛膝4.5克 川续断4.5克功能主治治四肢麻木,指

  • 川乌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川乌丸药方名称川乌丸处方川乌、当归、杜仲、骨碎补、五灵脂各等分。制法酒糊为丸。功能主治男女腰脚滞重。用法用量空心酒送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方出《圣惠》卷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一

  • 黄狗下颏方

    《证治准绳·疡医》卷四:黄狗下颏方药方名称黄狗下颏方处方黄狗下颏(连舌及皮毛劈下,入罐,盐泥封固,铁盏益口,煅一柱香,觉烟青即止,务宜存性,不可过,过则无用。视其骨炭正黑色为妙;若带白色,其性已过,勿

  • 鹅掌风浸泡方

    药方名称鹅掌风浸泡方处方大枫子肉9克花椒9克皂荚15克土槿皮1.5克地骨皮6克藿香18克白矾12克 鲜凤仙花9克 米醋1千克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鹅掌风,手足癣。用法用量将药浸入米醋内二十四小时,煎沸待

  • 狗蝇散

    药方名称狗蝇散处方狗蝇(专攒犬身毛内及狗屎中,色正黄,扑之暂死,少顷复活)不拘个数(炙新瓦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血热毒壅之证,在前未能清涤,则于7-8日间浆必不起,而有紫黑干枯及青灰倒陷者。用法用量

  • 荆芥银花汤

    药方名称荆芥银花汤别名竹二、二十六号豫象方处方荆芥1钱,红花1钱,茜草1钱,丹皮1钱,金银花1钱,赤芍1钱,香附3分,乌药5分,白蒺藜(去刺,捣末)8分。功能主治痧有因于血滞者。用法用量竹二(《痧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