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血见愁

血见愁

药材名称血见愁

拼音Xuè Jiàn Chóu

别名大叶藜、杂配藜(《东北药植志》),杂灰藜,大叶灰菜(《黑龙江中药》),八角灰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藜科植物大叶藜全草。6~8月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茎直立,具5条锐棱,秃净,绿色,有时具紫色条纹。叶互生,大形,柄长2~7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稍心形,边缘弯缺状,海边具1~4牙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序大,为疏散的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绿色,卵形,长约2毫米,钝头,被有粉粒,背面有肥厚的隆脊;雄蕊5;雌蕊1。胞果,扁豆形,果皮旗质。种子盘状,扁凸形,具显明小点,锐边,径约2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或荒地。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

①《东北药植志》:"止血。"

②《黑龙江中药》:"用于月经不调,妇女血病。"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月经不调,崩漏,肺结核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熬膏。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㈠鲜大叶藜二两,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㈡大叶藜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钱,早晚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崩漏:大叶藜蒲黄炭各三钱,藕节炭五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衄血:大叶藜白茅根各一两,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④治血淋:鲜大叶藜一两,蒲黄炭、小蓟木通各三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鲜大叶藜适量,捣烂外敷。(《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洋虫

    《中药大辞典》:洋虫药材名称洋虫拼音Yánɡ Chónɡ别名九龙虫(《纲目拾遗》)。出处《药性考》来源为拟步虫科昆虫洋虫的全虫。原形态身体长椭圆形,长6毫米,暗黑色,有光泽,触角、

  • 细叶草乌

    药材名称细叶草乌拼音Xì Yè Cǎo Wū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伏毛直序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richardsonianum Lauener var.pseudoses

  • 豨莶根

    《中药大辞典》:豨莶根药材名称豨莶根拼音Xī Xiān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豨莶"条。功能主治治风湿顽痹,头风,带下

  • 老枪谷子

    药材名称老枪谷子拼音Lǎo Qiānɡ Gǔ Zi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caudatus L.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剪下果穗,晒干,搓下种

  • 越南樟皮

    药材名称越南樟皮拼音Yuè Nán Zhānɡ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越南樟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tonkinense(Lec.)A.Chev.[Cinnamomum

  • 大风药

    药材名称大风药拼音Dà Fēnɡ Yào别名叶青、纤序鼠李、皂布叶、染布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尼泊尔鼠李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napelensis(Wall.)Laws

  • 玉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铃花药材名称玉铃花别名老开皮来源安息香科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功能主治驱虫。主

  • 罗布麻叶

    《中国药典》:罗布麻叶药材名称罗布麻叶拼音Luó Bù Má Yè英文名FOLIUM APOCYNI VENETI别名红麻、茶叶花、红柳子、野麻、羊肚拉角、泽漆

  • 短柄南蛇藤果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果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

  • 臭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性味辛苦,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