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薏苡仁汤

薏苡仁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一两)当归(一两) 芍药(一两)麻黄(一两) 官桂(一两)甘草(炙.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挫炒.一两)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

用法用量上挫,每服七钱半,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自汗减麻黄;热减官桂。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儒门事亲》卷十二: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桔梗30克甘草60克薏苡仁90克

制法上药锉碎,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痰湿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入糯米为引,米软为度、食后服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重订严氏济生方》: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炒)防己赤小豆(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肿在脾,唇口瞤动,或生结核,或为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外科正宗》卷三: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瓜蒌仁各9克牡丹皮桃仁(去皮、尖)各6克白芍3克

功能主治清热散结,活血消肿。治肠痈腹中疼痛,或胀满不食,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奇效良方》卷二: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别名薏苡汤

处方薏苡仁1两,当归1两,芍药1两,麻黄1两,官桂1两,甘草(炙)1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锉,炒)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寒痹疼痛。

用法用量薏苡汤(《医门法律》卷三)。

摘录奇效良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酸枣仁(炒)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海桐皮半两,萆薢半两,芎?3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肝虚筋脉不利,腹急筋见,胁肋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医方类聚》卷七十七引《济生》: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别名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炒)、防己赤小豆(炒)、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肿在脾,唇口瞤动,或生结核,或为浮肿。

用法用量苡仁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七引《济生》

圣济总录》卷十二: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2两,独活(去芦头)1两,茵芋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桂(去粗皮)1两,侧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酸枣仁(微炒)1两,麻黄(去根节,先煮,去沫,焙)1两,五加皮1两,羚羊角(镑)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体虚风邪所中,攻走皮肤,状如刺划。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1两半,五味子1两半,覆盆子1两,生干地黄(锉,焙)1两,枸杞子1两,紫苏茎叶1两,黄耆(细锉)1两,木通1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方出《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1升,醇苦酒3升。

功能主治肺痈。

用法用量煮取1升,温令顿服。有脓血当吐。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

圣济总录》卷十九: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2两,羌活(去芦头)2两,蔓荆实2两,荆芥穗2两,白术1两,木瓜(去核)1两,防风(去叉)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肝痹。筋脉不利,拘挛急痛,夜卧多惊,上气烦满。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普济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车论》: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2两,白术2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桂心半两,熟地黄2两(切,焙),甘草半两(炙紫色),厚朴1两(姜制,焙干)。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车论》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1两,甘菊花1两,地骨皮(锉)1两,紫苏子1两,甘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汗后,烦满多睡,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荆芥薄荷生姜各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睡多冷服,不睡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外科发挥》卷四: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别名瓜子仁汤、瓜蒌仁汤、瓜蒌子汤、薏仁汤

处方薏苡仁3钱,瓜蒌仁3钱,牡丹皮2钱,桃仁(去皮尖)2钱。

功能主治肠痈。腹中(疒丂)痛,或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恶露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肠胃停滞,瘀血作痛,或作痈患。

用法用量瓜子仁汤(《外科发挥》卷四)。瓜蒌仁汤(《医统》卷八)、瓜蒌子汤(《外科正宗》卷三)、薏苡汤(《金鉴》卷六十七)。

摘录外科发挥》卷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1两,芎?1两,石膏(碎研)1两,羌活(去芦头)3分,柏子仁(研)1两,酸枣仁(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

制法上药除研者,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肝脏风气,四肢筋脉挛急,身体强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外台》卷十四引《近效方》: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5合,萎蕤3两,生姜3两,茯神3两,生犀角末2两,乌梅7枚,麦门冬(去心)3合,竹沥3合,白蜜1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暴风,手足瘫痪,言语謇涩,神情恍惚,游风散走。

用法用量以水8升缓煮,取2升7合汁,绞去滓,纳竹沥、白蜜搅调,细细饮之,10日服1剂。

四肢(疒帬)痹,有所不稳,加独活、桂心。

注意忌食米醋、油脂、陈败难消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近效方》

猜你喜欢

  • 寸气丸

    药方名称寸气丸处方大蒜5枚(锉,去皮,碎),附子1大只(去脐、切),赤小豆(拣)5两。制法上同于砂锅中,先用水3升,渐添至5升,煮取干为度,只取附子为末,余不用,却入后药:白花商陆根半两,车前子2钱半

  • 归芍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归芍六君子汤处方归身白芍药各6克人参白术茯苓各4.5克陈皮半夏各3克 炙甘草1.5克功能主治补气血。主脾胃不健,气血两亏所致之咳嗽痰多,纳少,神疲,膨胀腹满,呕吐,下血,妊娠痢疾及妇人经水不调

  • 葱尖簿荷汤

    药方名称葱尖簿荷汤处方葱尖7茎,薄荷5分,菊花5分。功能主治目伤风赤肿。用法用量煎薄荷、菊花熟,泡葱碗内,乘热熏目,须用中幅罨其前,使药气萃于目,少顷,目间有汗,乃徐徐饮之。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 樗柏丸

    药方名称樗柏丸处方樗白皮1两,黄柏3两,青黛3钱,干姜3钱,滑石5钱,蛤粉5钱,神曲5钱。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湿热痰火白浊症,兼治便毒。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白汤送下;虚劳四物

  • 拨翳紫金膏

    药方名称拨翳紫金膏处方蕤仁1两(研,去皮油),石蟹5分,珍珠5分,琥珀5分,麝香5分,片脑5分,硼砂5分,青盐5分,石燕子5分,金精石5分,银精石5分,白丁香5分,红珊瑚5分,乳香5分(另研),辰砂2

  • 换骨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换骨丹药方名称换骨丹处方麝香(研.半钱)、桂心(一两半)。甘松(去土)、川乌(生用.去皮脐)、白芥子(炒)、藿香、草乌(去皮脐.生用)、海桐皮(炒)、何首乌、羌活、龙

  • 姜棕散

    药方名称姜棕散处方棕炭1两,炮姜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虚寒经病。用法用量酒煎乌梅汤调下。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 胡麻膏

    《圣惠》卷四十一:胡麻膏药方名称胡麻膏处方胡麻油1升,腊月猪脂1升,乌鸡脂1合,丁香1两半,甘松香1两半,零陵香3两,芎藭2两,竹叶2两,细辛2两,川椒2两(去目),苜宿香3两,白芷1两,泽兰1两,大

  • 芥朱丸

    药方名称芥朱丸处方青萍4两,荆芥4两,苦参4两,土朱4两,白花蛇4两。制法上为末,皂荚熬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风紫黑瘫烂。用法用量每服60丸,茶送下。毒从毛孔中出。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黄连四物汤

    药方名称黄连四物汤处方黄连、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槐花(炒)、荆芥穗各等分,犀角。功能主治小儿下痢纯血。用法用量方中犀角用量原缺。摘录《育婴秘诀》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