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灵枢·五变》。积病与聚病的合称。《难经·五十五难》:“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温疫著作。2卷。明吴有性著,清郑重光补注。刊于同治三年(1864年)。郑氏鉴于原书温、疫统称,名实相混习者难明,故为之补注。郑氏引据经论,分条剖析,详列篇目,补阐颇详。现有初刻本及其他多种刊本,建国后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滑胎。详该条。
疫疹专书。2卷。清·余师愚撰于1794年。作者因其父患时疫,为群医以伤寒法误治而死,后究心于疫疹的临床研究,颇有心得,著成本书。全书重点论述疫疹证治,余氏擅长用石膏治疫疹、温病,曾有“非石膏不足以治热
即阴茎头。因其状似乌龟的头,故名。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又称暑泄。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
证名。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亦作捻衣摸床。指患者神昏时,二手不自主地抚摸衣被或床缘的动作。多见于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的危重病候。《伤寒括要》卷上:“循衣摸床,必兼见撮空及怵惕。肝主筋,肝热甚,
气功术语。泛指在练功过程中,应掌握的原则与要求,以及在炼功的某阶段中所应掌的一种火候。但有数种理解,一指炼功时要求清心寡欲。《太乙金华宗旨·逍遥章》:“洗心涤虑为沐浴”。一指炼功过程中微微汗透,得到如
用泄泻之药,去除闭阻之证。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其闭阻于肺的痰热。又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噫气、胸胁胀满,甚或腹中胀痛,用四磨汤以降泄通便。
出《经效产宝》。指对胎动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妇进行预防流产的治疗。治则有二:因母病以致胎动者,应治母病,其胎自安;若胎气不固以致母病者,安胎母自愈。治法参见胎动不安、滑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