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天河条。
【介绍】:见陈葵条。
即浊病。见《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因浊病有白浊、赤浊之不同,故名。亦称赤白浊。参见赤白浊、浊、便浊、精浊各条。
即益气养血。详该条。
【介绍】:见顾欢条。
润燥法之一。用甘寒滋润药物治疗津液损伤的方法。适用于津液不足等证。如热性病里热盛,损伤胃的津液,症见发热、口中燥渴,或吐粘滞白沫,或噎膈反胃,治宜生津养胃,可用麦门冬汤。如胃阴伤较重的,用益胃散。
【介绍】:宋代人,兼通医学。熙宁中(1068~1077年)邠州(今陕西彬县)地方官。撰《阴毒形证诀》1卷,已佚。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出《本草图经》。为商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