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虚带下

肾虚带下

病证名。多因早婚,分娩过多,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寒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症见带下量多,淋沥不断,清稀如水,面色晦暗,腰痛如折,小腹觉凉,大便稀薄,尿液清长。治宜温阳补肾。方用内补丸。如日久不止,势有滑脱现象者,于前方加乌贼骨、煅龙骨、煅牡蛎芡实金樱子以加强固涩止带;若年老体衰,带下如注者,可酌加人参升麻,以补气升提固摄

猜你喜欢

  • 心圣要言

    见心圣图说要言条。

  • 产后麻瞀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指产后肢体发麻,兼有眩晕病症。多因失血过多,气血不能充养周身。或因产后经脉空虚,痰饮瘀阻经络所致。失血过多者,症见手足麻木,或小腹痛,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十全大补汤;痰饮瘀阻者

  • 光菇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光慈菇之简称,详该条。

  • 井泉疽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三。即井疽。见该条。

  • 疔疮草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医门普度温疫论

    见温疫论条。

  • 药瓜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 八棱麻

    见《药材学》。为八楞木之别名,详该条。

  • 羊胡子根

    见《中药志》。为知母之别名,详该条。

  • 明堂

    ①望诊部位,指鼻。《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亦特指鼻准头,《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准,即明堂也。”②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志点。故人体经脉孔穴图,旧称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医说》:“今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