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经湿热带下

猜你喜欢

  • 嗽玉津

    即咽唾。见该条。

  • 伤寒百证歌

    书名。5卷。宋·许叔微撰。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决予以阐述分析,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

  • 土血竭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草血竭,详该条。

  • 硬饭团

    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 膏疸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为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以肺瘅为膏疸,症见身面皆黄,饮少而小便多。多因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治宜秦椒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 运气胁痛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四。又名刺肋伤寒、痧胀。为一种流行性的烈性传染病。《症因脉治·胁痛论》:“运气胁痛之症,病起于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痛之不已,胀及遍身,甚则

  • 杂医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

  • 暑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暑疖。见该条。

  • 小儿肿病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 虎牙刺

    见《湖南药物志》。即虎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