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肉郎伞

肉郎伞

药材名称肉郎伞

拼音Ròu Lánɡ Sǎn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梗幌伞枫的根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nox breuipedicellatus H.L. Li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或剥取树皮,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9m,胸径15-20cm。树皮灰棕色,有细密纵裂纹,新枝密生暗锈色绒毛。叶互生;叶柄粗壮,长15-40cm,有暗锈色绒毛,后毛渐脱落;叶大,四至五回羽状复叶,长90cm,宽60cm,小叶片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8.5cm,宽0.8-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边缘稍反卷,全缘,稀在中部以上疏生不规则细锯齿;侧脉5-8对。圆锥花序顶生,长达70cm,主轴和分枝密生暗锈色5-8对。圆锈花序顶生,长达70cm,主轴和分枝密生暗锈色星状厚绒毛;伞形花序头状,直径1-1.5cm,有花多粉;花萼长1.5-2mm,外面均密生星状绒毛,边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淡黄白色,长约2mm,外面疏生星状绒毛;雄蕊5,三角状卵形,淡黄白色,长约2mm,外面疏生星状绒毛;雄蕊5,花丝长2mm;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花盘稍隆起。果扁球形,花5-6mm,宽7-8mm,厚约1mm,黑色。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丘森林中和林缘路旁的荫蔽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主跌打损伤;疮毒;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滑石粉

    药材名称滑石粉英文名PULVIS TALCI别名画石粉来源本品系滑石经精选净化、粉碎、干燥制成。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无臭,无味。本品在水、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 柚根

    《中药大辞典》:柚根药材名称柚根拼音Yòu Gēn别名橙子树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q

  • 马肠薯蓣

    药材名称马肠薯蓣拼音Mǎ Chánɡ Shǔ Yù别名三叶薯、野山薯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

  • 山乌桕根

    《中药大辞典》:山乌桕根药材名称山乌桕根拼音Shān Wū Jiù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山乌桕,又名:红乌桕。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

  • 百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灵草药材名称百灵草拼音Bǎi Línɡ Cǎo别名小白药、小对节生、小掰角、长柄牛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百灵草Marsdenia longipes W. T. Wa

  • 骨碎补

    《中国药典》:骨碎补药材名称骨碎补拼音Gǔ Suì Bǔ英文名RHIZOMA DRYNARIAE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 石指甲

    药材名称石指甲拼音Shí Zhī Jiɑ别名半枝莲(《药镜》),鼠牙半支(《百草镜》),瓜子草、佛指甲、狗牙草(《分类草药性》),狗牙瓣(《四川中药志》),三七仔、土三七、黄瓜子草、鸡舌草(

  • 松花

    药材名称松花拼音Sōnɡ Huā别名松黄、松粉、松花粉出处松花,始载于《新修本草》,谓:“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黄正尔。”1.《本草图经》谓:“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但不堪停久,

  • 狐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肉药材名称狐肉拼音Hú Ròu别名南狐、狐、狐狸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东北。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

  • 六棱菊

    药材名称六棱菊拼音Liù Lénɡ Jú别名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六十瓣、四方艾、三面风来源为菊科臭灵丹属植物六棱菊Laggera alata (Rox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