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绞脐

绞脐

病证名。即产儿脐带绕颈。清·员从云《产科一得》:“绞脐,门户既正,儿顶已露,而不得产,乃由儿转身时,儿项为脐带所缠绊也。”详碍产条。

猜你喜欢

  • 冷厥

    厥证之一。《类证活人书·论阴阳寒热》:“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盖覆,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

  • 阳强舌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舌吐长不收,名曰阳强。”参见舌纵条。

  • 川断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续断之处方名,详该条。

  • 奇经八脉考

    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本书论述奇经八脉,李氏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奇经的循行和主病等,分别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了个人的

  • 谢昆秀

    【介绍】:见谢玉琼条。

  • 气郄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长强,见该条。

  • 筋脉拘急

    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伸屈不利。多因阴血耗伤,外邪乘袭,筋脉失养所致。参见筋挛、筋急条。

  • 气逆耳聋

    病名。《济生方》卷五:“大抵气逆耳聋尚易治。”《证治准绳·杂病》:“气逆耳聋有三,肝与手太阳、少阳也。”又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手太阳气厥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气厥而

  • 补脾摄血

    同补气摄血。是治疗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候的方法。如月经先期,血量较多,色淡质稀,脉虚弱无力;下血紫暗,或先便后血、脘腹隐痛、面色白,脉细弱;反复皮下出血,神疲乏力,头眩心悸,脉虚细弱;溃疡病

  • 蛇瘕

    八瘕之一。《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内生蛇瘕也。亦有蛇之精液误入饮食内,亦令病之。其状常若饥而食则不下,喉噎塞,食至胸内即吐出,其病在腹,摸揣亦有蛇状,谓蛇瘕也。”《杂病源流犀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