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靛

红靛

药材名称红靛

拼音Hónɡ Diàn

别名紫苏;白花紫苏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萼鞘蕊花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us esquirolii(Levl.)Dunn[Calamintha esquirolii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毛萼鞘蕊花,直立或上升草本,高15-45cm。基部木质化;茎四棱形,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2.5cm,密被微柔毛;叶片卵圆形或近心形,长2-5cm,宽1-4cm,先端钝,基部浅心形,边缘具粗圆齿,近肉质,两面被微柔毛。轮伞花序多花,具醒,多数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长达15cm;花梗及序轴密被微柔毛;花萼卵状钟形,长约2.5mm,外面密被微柔毛,果进增大,长达5-6mm,萼齿5,近等长,三角形,后齿较前2齿宽;花冠紫色或紫蓝色,长约1.5cm,外面被疏微柔毛和腺点,上唇浅4裂,外反,长约4mm,下唇长达6mm,舟形;雄蕊4,内藏花丝基部近合生包围花柱基部;花柱内藏;柱头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近圆形,黑色,光滑。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800m的石山、山谷岩旁或草地斜坡等多石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贵州和云南东南部。

化学成分全草含毛萼鞘蕊花素(esquinolin)B、C、D,蒲公英赛醇(taraxerol)和卡里欧醛(cariocal)等。

茎叶含毛萼鞘蕊花素(esquinolin)A,对映16β,17-贝壳杉二醇(ent-kauran-16β-,17-diol),齐墩果酸(oleanolic cid)和β-谷甾醇 (β-sitosterol)等。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祛痰止咳;接骨;止血。主感冒发热;肺痈;劳嗽咯血;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筒管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筒管药材名称三筒管拼音Sān Tǒnɡ Guǎn别名山总管、百解薯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三筒管Aristolochia championii Merr. et Chun.,以

  • 拐芹

    药材名称拐芹拼音Guǎi Qín别名紫金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拐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间未开花前采挖,洗净,晒干。原形

  • 一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匹草药材名称一匹草拼音Yì Pǐ Cǎo来源兰科卷瓣兰属植物梳帽卷瓣兰Cirrhopetalnm andersonii Hook. f.,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

  • 达仑木

    药材名称达仑木拼音Dá Lún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乌口树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renna attenuata (Voigt) Hutch.[Stylocoryna attenua

  • 金沸草

    《中国药典》:金沸草药材名称金沸草拼音Jīn Fèi Cǎo英文名HERBA INULAE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

  • 荆芥

    《中国药典》:荆芥药材名称荆芥拼音Jīnɡ Jiè英文名HERBA SCHIZONEPETAE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

  • 马甲子叶

    药材名称马甲子叶拼音Mǎ Jiǎ Zǐ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叶片。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外敷治眼热痛,痈疽溃脓。摘录《中药大辞典》

  • 鹿茸草

    《中药大辞典》:鹿茸草药材名称鹿茸草拼音Lù Rónɡ Cǎo别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

  • 樟树子

    药材名称樟树子拼音Zhānɡ Shù Zǐ别名樟梨(《纲目拾遗》),香樟子、大木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樟木子(《中药志》),樟扣(《广西中药志》),樟子、樟太蔻(《广东中药》Ⅱ)。出处《纲目拾遗

  • 盒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盒子草药材名称盒子草别名黄丝藤、葫篓棵子、天球草、鸳鸯木鳖、盒儿藤、龟儿草来源葫芦科盒子草属植物盒子草Actinostemma lobatum (Maxim.) Maxim.,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