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沥达痰丸

竹沥达痰丸

《中国药典》:竹沥达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达痰丸

处方黄芩200g半夏(制)150g大黄(酒制)200g橘红200g甘草100g沉香50g

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压榨取汁,加鲜竹沥800ml混匀,与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100g,加硝石30g煅后水飞成极细粉,包衣,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50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赤水玄珠》卷六:竹沥达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达痰丸

处方半夏(滚姜汤泡透,去皮、脐,瓦上微火炒)6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陈皮(去白)60克大黄(酒浸透,晒干)60克白术黄芩(酒炒)各90克甘草(炙)人参礞石(捣碎,同焰消30克,煅如金色)各30克沉香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竹沥400毫升、生姜汁300毫升,和匀入锅内,火熬半小时,令熟;将前药和捣为稀浆样,瓷器盛,晒干。仍以竹沥、姜汁如前法捣和,晒干;如此三次。仍用竹沥、姜汁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达痰通便。治痰证。痰涎壅聚成积,结在胸膈,吐咯不出;咽门至胃脘狭窄如线,疼痛,目眩头旋,腹中累累有块。又可用于咳喘痰稠,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痰热蕴结,神志昏迷,癫狂惊痫。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米汤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六

猜你喜欢

  • 加味温阳风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阳风心汤处方熟附片30g(先煎),云苓30g,桂枝9g,白芍9g,白术9g,山萸肉9g,炮干姜9g,威灵仙9g,全蝎9g,乌梢蛇9g,生黄耆60g,北五味子12g,薤白12g,巴戟天12

  •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牡丹汤药方名称大黄牡丹汤处方大黄12克 牡丹3克桃仁9克。瓜子12克芒消9克功能主治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则局部有痞块,发热恶寒,自汗出,或右足屈而不

  •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卷中:当归补血汤药方名称当归补血汤别名黄耆当归汤(《兰室秘藏》卷上)、补血汤(《脉因证治》卷二)、当归黄耆汤(《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袖珍方》)、耆归汤(《慎斋遗书》卷五)、黄耆补血汤(《

  • 九蒸苍术散

    药方名称九蒸苍术散处方苍术(9蒸9晒)。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湿痰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浆水调下。各家论述湿痰腹痛,是土实也。经曰:土欲实,木当平之。苍术9蒸9晒,则其气轻清而薄,风木胜湿之品也,

  • 纯阳救苦汤

    药方名称纯阳救苦汤处方生姜1两(切片),大黑豆5钱(炒熟)。功能主治阴症。用法用量用水煮数沸,滤其姜、豆,取汁服之。汗出即愈。摘录《集验良方》卷二

  • 遍身生疮药酒

    药方名称遍身生疮药酒处方虎骨(醋炙)1两,薏苡仁1两,当归4钱,金银花4钱,防风4钱,白茯苓4钱,连翘4钱,怀生地4钱,贝母4钱,苍耳子3钱,羌活3钱,天花粉3钱,白芍3钱,海风藤2钱,黄柏2钱,茅苍

  • 扶桑至宝丹

    药方名称扶桑至宝丹别名扶桑丸(《医方集解》)、桑麻丸(《医级》卷八)。处方嫩桑叶数十斤(须择家园中嫩而存树者,采集后,用长流水洗,摘去其蒂,晒干)巨胜子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润肠

  • 风卷云

    药方名称风卷云处方夜明砂1两,蝉蜕(俱洗净)1两,谷精草(去根)5钱,密蒙花(酒洗)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在眼中。用法用量作2服,用猪肝切开,入药扎好煮熟,取肝并汤食之。摘录《慈幼新书》卷六

  • 固经汤

    药方名称固经汤处方黄柏1钱5分,白芍1钱5分,条芩1钱,龟版(炒珠)2钱,樗白皮5分,香附5分,阿胶8分,地榆8分,黄耆8分。功能主治妇人阴虚内热,经水过多不止,或先期,或后期。用法用量体弱者,减黄柏

  • 二冬二皮汤

    药方名称二冬二皮汤处方麦冬2两,天冬2两,地骨皮2两,丹皮2两。功能主治滋水泻火。主头面肿痛,口渴心烦,一旦卒中,手足抽搐,言语不出,口眼喎斜。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