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窦氏外科全书

猜你喜欢

  • 眼明草

    见《履岩本草》。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 胁满

    证名。指胁肋部胀满。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可由气滞、痰凝或少阳受邪所致。《诸病源候论·诸饮候》以痰饮停积,可致两胁胀满。《类经》十七卷:“少阳者,相火之气也,其合肝胆,其主筋,其脉行于胁肋,故少阳

  • 落草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指婴儿娩出。

  • 合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详和阴阳条。

  • 五乱

    ①脏腑经脉之气逆乱所产生的病证。《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素问·宣明五气篇

  • 御药院直长

    金代医官职称。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官阶正八品。参见御药院条。

  • 振颤法

    推拿手法名。又称颤法、颤摩法。用指端或手掌按压在治疗部位上作连续不断的有节律的颤动。使治疗部位发生幅度很小而速度较快的振动。常用于治疗胸腹胀痛,消化不良等症。

  • 鸡骨癀

    见《泉州本草》。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保命歌括

    见万氏家传保命歌括条。

  • 酸浆草

    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