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主要表现为先有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等里证,继而发热汗出,皮肤痧疹逐渐透露,烦躁减轻,显示病邪由里出表的趋势,多属病情好转的征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苇茎汤,见该条。
见《中药临床应用》。为黑大豆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祝登元条。
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见《卫生宝鉴》卷十八。即阴痛。详该条。
即惊涎入肺,详该条。
方书。20卷。宋·沈括撰。约成书于1048~1077年。收集内、外、伤、妇产、儿、五官各科验方,并论述鹿、胡麻、鸡舌香等药功用。其中不少验方系当时疗效较高之新方,如至宝丹之治卒中昏厥,竹龙散之治消渴,
【介绍】:见汪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