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腰痛之一。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多因过劳伤肾所致。《圣济总录·腰痛门》:“虚劳腰痛者,劳伤于肾也。”详肾虚腰痛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蛭食。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硼砂(生研)、白矾(生研)各一钱,人爪甲(焙脆)、犀牛黄各一分。为细末,以烂白霜梅肉三钱,研糊分作四丸,每服一丸,噙化。治缠喉风,风热喉痹。
病名。出明·楼英《医学纲目》。又名风喉、暴喘。为小儿“暴喘而胀满”(《证治准绳》)的危重证候。多由“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痰热壅盛”(《幼幼集成》)所致。症见胸高气壅,肺胀喘满,两胁抬动,鼻翼扇动,大小
【生卒】:约1190年~?【介绍】:南宋医家。字政卿。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青年时攻读医学并举子业,年长,弃科举专心学医。取《灵枢》、《素问》、《甲乙经》、《难经》及诸家方书脉书用之有验者,撰《察病指
《辨证录》卷七方。柞木枝、栀子、桑白皮、茯苓各三钱,白芍药一两,竹叶一百片,泽泻二钱。水煎服。治酒疸,心中时时懊憹,热不能食,尝欲呕吐,胸腹作满。
【介绍】:见滑寿条。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今多指经外奇穴海泉,见该条。
【介绍】:见黄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