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吉林中草药》。即蜘蛛,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即小飞扬草,详该条。
古病名。指食不知饱,肌瘦、腹大而多泄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饱足,又不生肌肉,但其腹大,其大便数而多泄,亦呼为豁泄,此肠胃不守故也。”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熟地黄八两,制附子四两,肉豆蔻(面炒)、炮姜、吴茱萸、补骨脂(酒炒)、荜拨、五味子各二两,炒甘草一两。为末,炼蜜或山药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六十至一百丸,开水送下。治
即通关丸,见该条。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即归脾丸,见该条。
同涩肠止泻。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伤科补要》卷二:“凡人手指有三骱。”即指关节。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即儿枕痛。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