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妇婴至宝条。
属润下法。用于温病热结液枯的便秘症,尤以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为宜。代表方为增液汤。方中以大剂量的玄参、生地、麦冬增益津液,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故名。
见《小儿药证直诀》。为山茱萸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肚腹长大,肉内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用鹤虱末,水调服五钱自愈。”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蚀。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眼科病证。为白睛红赤的证候。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此肝经虚热也,……邪热法于肝经,虚则血流走于两目,故赤而侵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