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胃经而成的脚气。症见寒热,呻欠,口鼻干,腹胀,髀膝膑中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皆痛。若风胜者,自汗;寒胜者,无汗、痛甚;暑胜者,热烦;湿胜
病证名。指睑缘生疮,累及角膜。《世医得效方》:“眼胞患斑疮,热气冲透睛中,疼痛泪出,翳如银片,肿涩难开,宜服柴胡散。”
即橘皮竹茹汤第二方,见橘皮竹茹汤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六经标本之。《灵枢·卫气》:“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马莳注:“手少阳三焦经之本,在手小指之四指间上二寸液门穴,标在耳后之上角丝竹空。”
眼科手术方法。见《外台秘要》卷十一“劆者,或以针锋微刺之,或以灯心草微刮之也。”(《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适用于椒疮、粟疮等的治疗。
【介绍】:东汉时期针灸医生。是涪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师。
见《救偏琐言·放点证治准》。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水液外渗。《素问·宝命全形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
①指顶骨。②指覆盖脑实质的骨骼。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部分额、枕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