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合地黄汤

百合地黄汤

金匮要略》卷上:百合地黄汤

药方名称百合地黄汤

别名百合汤(《伤寒全生集》)。

处方百合7枚(擘)生地黄汁200毫升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治百合病,阴虚内热,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而欲食,时而恶食,口苦,小便赤。

用法用量以水浸洗百合一宿,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入地黄汁,煎取300毫升,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

注意服后大便色黑如漆。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百合地黄汤

药方名称百合地黄汤

别名百合

处方百合7枚(擘),生地黄汁1升。

功能主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

用法用量百合汤(《伤寒全生集》卷四)。本方方名,《外台》引作“百合地黄汤”。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百合病若不经发汗、吐、下,而血热自汗,用百合为君,安心补神,能去中热,利大小便,导涤痰积;但佐生地黄汁以凉血,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结自行,故大便当去恶沫也。

2.《金匮要略心典》: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即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除之验也。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经验理中消胀丸

    药方名称经验理中消胀丸处方大戟2钱5分,制牙皂3钱,广木香2钱,炒黑丑1钱半,煨甘遂1钱。制法用红枣肉捣丸。功能主治痰胀。湿痰挟气阻滞胸腹,中满腹胀,上气喘逆,二便不利,甚或面肢俱肿者。用法用量每用3

  • 蒲黄丸

    药方名称蒲黄丸处方蒲黄90克(微炒)龙骨75克艾叶3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治妇人月经过多,漏下不止,久而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米饮或艾汤送下,日服二次

  • 紫归油

    药方名称紫归油处方紫草当归各等分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茧唇。唇上起白皮,小疱渐肿渐大,如蚕茧,或唇下肿如黑枣,燥裂痒痛者。用法用量用麻油熬,去滓,出火气。以棉蘸油,频频润之。摘录《外科证治全书

  • 黄雌鸡汤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黄雌鸡汤药方名称黄雌鸡汤处方小黄雌鸡1只(去头、足、翅、羽、肠胃,洗,切)当归15克(锉,微炒)白术15克 熟干地黄15克 桂心15克黄耆15克(锉)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腹痛。

  • 加减地芝丸

    药方名称加减地芝丸处方生地黄120克天门冬(烘热,去心,另焙)枸杞子90克甘菊60克 熟地黄120克麦门冬(去心)山茱萸肉各90克当归身60克五味子30克制法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明目。治肾水

  • 麻黄五味汤

    药方名称麻黄五味汤处方麻黄3两(去节),干葛5两,石膏8两,生姜6两,茵陈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发汗泄黄。主急黄病。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7合,去滓,分3次温服,相去10里久再服。服讫当欲汗,则

  • 复生丸

    《回春》卷七:复生丸药方名称复生丸处方当归5钱,白芍5钱,西芎5钱,升麻5钱,葛根5钱,甘草5钱,嫩紫草茸1两,辰砂1两2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解痘毒。主小儿痘疹不起发,紫黑

  • 麻黄根汤

    《圣惠》卷十二:麻黄根汤药方名称麻黄根汤处方麻黄根1两,黄耆1两(锉),五味子半两,牡蛎2两(烧为粉),甘草3分(炙微赤),龙骨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寒虚汗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

  • 前列舒丸

    药方名称前列舒丸处方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子、淫羊藿、甘草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酸。炮制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

  • 真君妙贴散

    药方名称真君妙贴散处方通明硫黄90克荞麦粉6克制法上药研末,以井花水调和稀稠得所,捏作饼子晒干,或焙干收之。功能主治治痈疽诸毒,及异形异类顽硬大恶歹疮,走敌不作脓者。用法用量如有恶疮,再用研碎,以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