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檀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

药材名称白檀

拼音Bái Tán

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

来源山矾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台湾、云南。

性味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消炎软坚,调气。主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疝气,肠痈,胃癌,疮疖。

用法用量3~8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檀

药材名称白檀

拼音Bái Tán

别名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叶、花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paniculata(Thunb·) Miq·[Prunus panicul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挖取;叶,春、夏季采摘;花、种子,于5~7月花果期采收,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灰白色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膜质或薄纸质,阔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卵形,长3-11cm,宽2-4cm,朱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尖锯齿,叶面无毛或有乘毛,叶背通常有柔毛或仅脉上有柔毛;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在叶面平坦或微凸起,每边4-8条。圆锥花序长5-8cm,通常有柔毛;苞片通常条形,有褐色腺点,早落;花萼长2-3mm,萼筒褐色,无毛或有疏柔毛,裂片半圆形或卵形,稍长于萼筒,淡黄色,有纵脉纹,边缘有毛;花冠白色,长4-5mm,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40-60;子房2室,花盘具5个凸起的腺点。核果熟时蓝色,卵状球形,稍扁斜,长5-8m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5月,果熟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60-2500m的山坡、路边、疏林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长江以南各地及台湾。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湿,好光,要求肥沃土壤。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于7月采收果实,去掉果肉,种子常用沙藏层积90d以上,春播。

性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气散结;祛风止痒。主乳腺炎;淋巴腺炎;肠痈;疮疖;疝气;荨麻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单用根可至30-4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驱虫斑鸠菊

    药材名称驱虫斑鸠菊拼音Qū Chónɡ Bān Jiū Jú英文名stem of Anthelmintic Ironweed别名野茴香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驱虫斑鸠菊的果实。

  • 花叶假杜鹃

    药材名称花叶假杜鹃拼音Huā Yè Jiǎ Dù Juān别名刺血红、七星剑、血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的全株。

  • 栗叶

    《中药大辞典》: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②《现代实用中药

  • 鳗鲡鱼

    《中药大辞典》:鳗鲡鱼药材名称鳗鲡鱼拼音Mán Lí Yú别名白鳝、蛇鱼、风鳗(《纲目》),鳗鱼(《本经逢原》),白鳗、青鳝(《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出处《别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

  • 水翁根

    药材名称水翁根拼音Shuǐ Wē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 Merr. Et Perry采收

  • 沙叶铁线莲

    药材名称沙叶铁线莲拼音Shā Yè Tiě Xiàn Lián别名软骨过山龙、三叶木通、老虎须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沙叶铁线莲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meyeniana Wal

  • 星宿菜

    药材名称星宿菜拼音Xīnɡ Xiù Cài别名假辣蓼、泥鳅菜(《广州植物志》),红根草(《福建民间草药》),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蛙霓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黄鳅窜、红

  • 天麻茎叶

    药材名称天麻茎叶拼音Tiān Má Jīnɡ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兰科植物天麻的茎叶。原形态详"天麻"条。性味《本草拾遗》:"寒。"功能

  • 毛诃子

    《中国药典》:毛诃子药材名称毛诃子拼音Máo Hē Zǐ英文名FRUCTUS TERMINALIAE BILLERICAE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Terminali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