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荀勗《中经薄》,1卷。子仪系扁鹊弟子。原书已佚。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马疔。见该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天下至道谈》。即玉门或曰阴户。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腮颔发、颐发、汗毒。由患伤寒或温病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积而成。初起身发寒热,颐颔之间(腮腺部位)一侧肿如结核,微热微痛,渐肿延及患侧耳之前后,疼痛日增。若溃后
见《江西草药》。为枫荷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骨槽疽生于膝盖上,并脚踝上腕,其痛时如刀割,其痒似虫钻。……治法同附骨疽。”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大黄、黄连各二钱,黄芩一钱。为粗末,以麻沸汤浸良久,去渣,分二次服。治狐惑,舌白齿晦,面目乍白、乍赤、乍黑,变异无常,四肢沉重,默默多眠,喉蚀声哑,上唇生疮。本方组成与
即十二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