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起灸之一种。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忽近忽远的一种灸法。形如雀啄,故名。适用于昏厥急救及一般虚寒性疾病。本法热感较强,应避免灼伤皮肤。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水突,见该条。
见《原机启微》。指漏睛眼。详该条。
【生卒】:1834~1894【介绍】:清藏书家。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咸丰(1851~1861)间举人,光绪(1875~1908)间官至福建盐运使。精于校勘学、目录学。其
指药物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见《世医得效方》。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入门》卷六方。黄连四钱,茯苓、川芎各三钱,酸石榴皮五斤,地榆五钱,伏龙肝二钱。为粗末,每服八钱,水煎服。治大肠虚冷,痢下青白,肠中雷鸣。《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载有本方,但名黄连补汤。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将药物精制成药液,滴入眼中,每日三至四次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