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溽蒸

溽蒸

湿热熏蒸。《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类土,其政安静,其候溽蒸。”

猜你喜欢

  • 胃热呕吐

    证名。见《金匮翼·呕吐统论》。又称胃火呕吐、热呕。详热呕、胃火呕吐条。

  • 廉泉

    ①经穴名。代号RN23。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本池、舌本。属任脉。阴维、任脉之会。位于结喉上方,当舌骨上缘凹陷处。(《千金要方》)。另说“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针灸甲乙经》)。“颈下结喉上

  • 五趾骨

    骨名。即趾骨。左右共28块,较之指骨粗短。

  • 张宪公

    【介绍】:见张孝培条。

  • 日入

    指酉时。《灵枢·营卫生会》:“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参十二时条。

  • 上取

    即从上施治。①有上病上取或下病上取,或指吐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②针刺上部穴位治疗上部疾病。如气积胸中,针人迎、天突、廉泉等穴位。《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胸

  • 中西医汇通派

    简称汇通派。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

  • 鱼睛不夜

    病证名。指目珠若金鱼睛之突出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目如火,胀于睑间,不能开闭,若野庙凶神与花缸变鱼之目,凸起定凝,故曰鱼睛不夜。”即鹘眼凝睛。详该条。

  • 杨栗山

    【生卒】:1706~?【介绍】:清医家。名璿,中州夏邑(今属河南)人。中年始专攻医学,对温病研究尤深,推崇吴又可学说,深痛世人不能明辨伤寒与温病而贻误病情。因著《伤寒温疫条辨》。其立方遣药多宗刘完素,

  • ①牵引、相拉。形容因一处疼痛而牵引及其他部位。《素问·举痛论》:“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②收引。拘急挛缩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③引出、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