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脾散

温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诃黎勒皮(炮)、人参,各三分;甘草(炙)一分,白术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陈皮(去白)、黄蓍、桔梗,各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不和,腹胁虚胀,不欲乳食,困倦无力,壮热憎寒,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钱子大片,淮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颅囟经》卷上: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附子干姜甘草(炮,锉)各15克白术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寒,水泻不止,食乳不消,吃奶频吐。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次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毒物。

备注本方乃四逆汤加白术而成。方中重用白术健脾运湿;附子干姜温阳逐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祛湿止泻之功。

摘录颅囟经》卷上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人参15克(去芦头)白术15克 诃黎勒皮22克木香15克黄耆15克(锉)白茯苓15克藿香15克 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气不和,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一绿散

    药方名称一绿散处方芙蓉叶生地黄各等分功能主治治眼胞打伤,赤肿疼痛。用法用量上药捣烂,敷眼胞上;或研末,以鸡蛋清调敷。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 二胜丸

    药方名称二胜丸别名香豉丸处方盐豉、紫蒜(去皮)各等分。制法上同杵为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泄痢虚损,不问久新者。用法用量香豉丸(《儒门事亲》卷十五)。摘录《宣明论》卷十

  • 降脂汤

    药方名称降脂汤处方丹参15克,首乌15克,黄精15克,泽泻15克,山楂15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主肝肾阴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杨其廉方

  • 金精老奴丸

    药方名称金精老奴丸处方木香5钱,灯心2钱,大蜘蛛7个,荜澄茄1两,胡桃肉1两,车前子1两,马蔺花1两,萆薢1两,牡蛎1两,韭子1两,木通1两,全蝎5钱,山茱萸5钱,破故纸5钱,桑螵蛸5钱,龙骨5钱,母

  • 琥珀蜡矾丸

    《外科正宗》卷一:琥珀蜡矾丸药方名称琥珀蜡矾丸处方白矾36克 黄蜡30克雄黄3.6克琥珀3克(另研极细)朱砂3.6克蜂蜜6克(临入)制法上前四味,先碾极细,另将蜜、蜡在铜勺内熔化,离火片时,候蜡四边稍

  • 大胜金丸

    药方名称大胜金丸处方牡丹1两,藁本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芷1两,白薇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赤石脂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川芎1两,没药1两,延胡索1两,桂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 加减息奔丸

    药方名称加减息奔丸处方川乌头1钱,干姜1钱半,人参2钱,厚朴8分,黄连1两3钱,紫菀1钱,巴豆霜4分,桂枝3钱,陈皮1钱半,青皮7分,川椒(少去汗)1钱半,红花少许,茯苓1钱半,桔梗1钱,白豆蔻1钱,

  • 千金化气汤

    药方名称千金化气汤处方青皮陈皮枳壳(去瓤)香附砂仁白豆蔻各30克木香15克丁香9克半夏(姜制)草果干姜各21克槟榔45克川芎白芷三棱(醋炒)莪术延胡索各30克 小茴香15克厚朴(姜汁炒)大腹皮白芍各3

  • 济阴返魂丹

    《本草纲目》卷十五引《产宝》:济阴返魂丹药方名称济阴返魂丹别名返魂丹、秘方益母丸、益母丸、济阴丹、益母草丸处方野天麻(即茺蔚子也。花正开时,连根收采,阴干,用叶及花子,忌铁器)。制法以石器研为细末,炼

  • 海蛤玉粉散

    药方名称海蛤玉粉散处方海蛤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解脏中积毒热。主血痢。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蜜少许,冷水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宣明论》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