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白丸

温白丸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紫菀22克吴茱萸22克 菖蒲15克柴胡15克厚朴15克(炙)桔梗15克 皂角22克(去皮、籽,炙)乌头75克(熬)茯苓15克 桂心15克干姜15克黄连15克 蜀椒15克(汗)巴豆7.5克(熬)人参15克

制法上十五味,合捣下筛,加白蜜和匀,更捣二千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里祛寒,消症除癖。治心腹积聚、症癖。

用法用量一服2丸,不知,渐增至5丸,以知为度。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半夏60克(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白术30克丁香7.5克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宿食不消,痰饮留滞,小儿久泻,脾虚不食,食即泻下,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煎生姜汤送下;如腹痛并呕逆,食后服。小儿每服3~5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天麻(生)15克 白僵蚕(炮)白附子(生)干蝎(去毒)天南星(锉,汤浸七次,焙)各7.5克

制法上药同研为末,汤浸寒食面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虚,泄泻瘦弱,及因吐泻或久病后而成慢惊,身冷瘈疭者。

用法用量再于寒食面内养七日取出。每次服5~7丸,加至20~30丸,空腹时煎生姜米饮送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猜你喜欢

  • 理气调荣汤

    药方名称理气调荣汤处方香附(醋炒)2钱,当归2钱,川芎1钱半,白芍(酒炒)1钱半,生地1钱半,乌药1钱,陈皮1钱,砂仁(研细)1钱,茯苓1钱,甘草3分。功能主治室女气血不和,致生诸病。用法用量加生姜、

  • 化气四物汤

    药方名称化气四物汤处方川芎、赤芍、青皮(去瓤)、陈皮、香附、槟榔、木香、乌药、莪术(醋炒)、川乌(火炮,去皮尖)、三棱(醋炒)、石菖蒲、良姜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气逆上攻,胸胁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狐惑汤

    药方名称狐惑汤处方黄连4两,熏草4两。功能主治狐惑病,其气如伤寒,嘿嘿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并恶食饮,不欲食,闻食臭其面目翕赤、翕白、翕黑,毒食于上者则声喝(一作嗄)也,毒食下部者则干咽也。用法用

  • 化毒膏

    《普济方》卷六十五:化毒膏药方名称化毒膏处方葱根1握,出衣粉1两,豆粉1两,头发灰3钱,黄柏5钱。制法上为细末,淡醋调膏。功能主治牙痛腮肿。用法用量贴于肿处,绯帛封之,频频唾湿,勿令干了。摘录《普济方

  • 蝉蝎散

    《直指小儿方》卷二:蝉蝎散药方名称蝉蝎散别名蝉退散(《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卷二)、全蝎散(《婴童百问》卷三)。处方全蝎7个(去尾尖)蝉壳21个甘草7.5克(炙)大南星1个功能主治主慢惊风。用法用量上药为

  • 青盐散

    药方名称青盐散处方蝎梢胡椒各3克干姜6克 青盐3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入瓷器内。功能主治治牙齿疼痛,时时浮动。(牙痛牙疼)用法用量用时取少许揩齿间,良久用盐汤漱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柴胡泻肝汤

    《麻症集成》卷四:柴胡泻肝汤药方名称柴胡泻肝汤处方柴胡、川芎、赤芍、胆草、决明、归尾、密蒙、荆芥、尖生、蝉退、甘草。功能主治麻症,毒壅上焦,邪毒入肝,目赤。摘录《麻症集成》卷四《便览》卷一:柴胡泻肝汤

  • 大黄揭毒散

    药方名称大黄揭毒散处方大黄1两半,白及1两,朴消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壅肿毒。用法用量井水调搽,干则润之。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乳黄散

    药方名称乳黄散处方赤茯苓7.5克甘草7.5克(炙微赤,锉)黄连7.5克(去须)制法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腹痛,不肯哺乳。用法用量每用1丸,研破,着奶头上,令儿吮奶,或研点口中

  • 八将擒王丸

    药方名称八将擒王丸处方带子蜂房3钱,象牙屑5钱,僵蚕3钱,蝉蜕3钱,全蝎1对,木香3钱,乳香3钱,没药2钱。制法上为细末,以黄占8两滚化熬过,入药末搅匀,倾水中取出为丸,如枣仁大。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