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毒病论

猜你喜欢

  • 沈汲门

    【介绍】:见沈金鳌条。

  • ①音gē。①人的上肢如胳臂,胳膊等。参见胳膊条。②腋下。《广雅·释亲》:“胳谓之腋。”②音gé。同骼,详骨骼条。③作络解。《灵枢·热病》:“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 季德胜蛇药片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南通蛇药。七叶一枝花、半枝莲、蜈蚣等。片剂,每片重0.3克,被毒蛇咬伤后,首次20片,捻碎后用烧酒30毫升(儿童或不饮酒者酌减),加等量温开水送服,以后每6小时续服1

  • 秋应中衡

    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秋季阳气收敛,脉象应轻平而浮,像秤杆的平衡一样。

  • 画石

    见《本草衍义》。即滑石,详该条。

  • 水辣椒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 里证出表

    指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主要表现为先有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等里证,继而发热汗出,皮肤痧疹逐渐透露,烦躁减轻,显示病邪由里出表的趋势,多属病情好转的征象。

  • 天蛇毒

    病名。①见《梦溪笔谈》:“病癞,通身溃烂,号呼欲绝。西溪僧识之,曰‘此蛇毒耳,非癞也。’取木皮煮饮一斗许,令其恣饮,初日即减半,两三日顿愈。验其木,乃今之秦皮也,然不知天蛇为何物?或云:草间黄花蜘蛛是

  • 夏日沸烂疮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见该条。

  • 益母草子

    见《江苏药材志》。为茺蔚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