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指生于小腿肚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病名。系指乳蛾之由于阴虚而发。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者,症见咽喉灼痛,晨轻暮重,至夜尤甚,口舌干燥或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由热灼肺胃之阴,致咽喉失养者,症见咽喉干
见清·沈明宗《医征女科》。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病名。《本草纲目》:“楚人多食酸则齿软。”详齿齼、齿齭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固真汤,见该条。
推拿穴位名。位于右眼胞。《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三阴:右眼胞。”《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论诀秘旨》:“又若三阴三阳虚肿,心有痰也。”
病证名。指一种阴虚生内热的病症。《松崖医径》卷下:“劳怯者,多由气体虚弱,劳伤心肾,则阴虚而生内热所致。主在痰血水火不能既济故也。亦有外感六淫之气,失于祛散,以致乘虚入里,久不与治,遂成劳瘵。又有传疰
见《江西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