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虚劳复

气虚劳复

病证名。《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气虚劳复者,温热瘥后,余邪未尽,止因正气大虚,因劳复热,微兼恶寒,四肢倦怠,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胎,胸膈宽畅者,此真气虚劳复也。宜补中益气汤温补之,惟升、柴须蜜炙;如兼汗多恶寒,归芪建中汤最妙;若正气虽虚,尚有余热未清,其人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者,竹叶石膏汤加姜汁主之,或陈氏六神汤加银柴胡地骨皮亦佳。”参见劳复条。

猜你喜欢

  • 却暑调元法

    《时病论》卷四方。煨石膏四钱,滑石、茯苓各三钱,制半夏一钱,东洋参(或西洋参)、麦门冬各二钱,甘草六分。加粳米一撮为引,水煎服。治暑热盛极,元气受伤。

  • 天蛇毒

    病名。①见《梦溪笔谈》:“病癞,通身溃烂,号呼欲绝。西溪僧识之,曰‘此蛇毒耳,非癞也。’取木皮煮饮一斗许,令其恣饮,初日即减半,两三日顿愈。验其木,乃今之秦皮也,然不知天蛇为何物?或云:草间黄花蜘蛛是

  • 药盦医案

    书名。7卷。恽铁樵撰于1925年。分伤寒、温病、时病等类,并以病证分细目。案中多连续记载危重病例的诊治经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均作详细记述,以为临床借鉴。对伤寒及儿科病证阐述尤详。后收入《药盦医学丛书》

  • 顺水推舟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伸掌置于两腰,掌心朝上,用力徐徐向前推出,边推边旋臂使掌根朝外,虎口朝下,两手指尖相对,似环之形,再慢慢将掌收回至两腰部。

  • 方耕霞

    【介绍】:见方仁渊条。

  • 陈葆善

    【介绍】:清末医家。字栗庵。浙江温州人。精于喉证。采集众说,择其精要,参以亲身经验,辑成《白喉条辨》一卷,论述病源,辨证及内、外治法,禁忌等。另撰有《本草时义》一书。

  • 外候答问

    书名。12卷。陆锦燧辑于1920年。本书是一种证候诊断学著作。书中以问答体例先论脉诊、舌诊,其次按人体身形各部依次论述其相应的证候。所提问语皆以证候为主,答语则剖析该证候所属的阴阳、脏腑、病原及有关预

  • 五套丸

    即丁香五套丸,见该条。

  • 肺绝喉痹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肺绝喉痹,凡喉痹日久,频服清降之药,以致痰涎塞于咽喉,声如曳锯,此肺气相绝之候也。”治宜以人参加橘红煎服。

  • 次指

    即手之第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