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汇言》。即麦芽,详该条。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又名肺脏中风。指风邪入中于肺经而致的症候。主症为口燥,胸满,气喘,身运不能自主,昏冒,肿胀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诸病源候论·风
见《中药志》。为黄狗肾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黄根之别名,详该条。
消瘦干燥之意。《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全》作长髎;《针灸聚英》作长颊;《针灸大成》作长频。即禾髎,见该条。
指五脏疾病的传变和转化。有按五脏生传化者,有不按这一规律传化者。根据不同的病因、体质等因素而异。《素问·玉机真藏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