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赤水玄珠》卷五。即大正气散,见该条。
人体部位。古人认为会厌为呼吸出入之门。《难经·四十四难》:“会厌为吸门。”而《儒门事亲》卷三认为“会厌之下为吸门。”故吸门包括今之声带、会厌等部。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磨盘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顾世澄条。
舌中见白苔,边见微黄苔的舌象。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可兼见腹痛、泄泻或下痢,治宜清热燥湿(见《伤寒舌鉴》)。
出《本草拾遗》。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龙眼肉之别名,详该条。
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厚,如鸡子黄涂罩舌上,多为湿热结于中焦,或热邪与痰湿互结所致。宜清热化痰燥湿。
【介绍】:见顾金寿条。
【介绍】:见梁周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