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朱肱

朱肱

【介绍】:

宋代医学家。字翼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088年(元祐三年)进士,曾为奉议郎,所以有称他朱奉议的。后隐居杭州,自号无求子。专心研究仲景学说数十年,将《伤寒论》各证分类,设为百问加以解答,于1108年(大观二年)写成《伤寒百问》。1114年(政和四年)宋王朝提倡医学,起用为医学博士。1118年,将《伤寒百问》重加校正,并加附方,刻为《南阳活人书》二十卷,对张仲景学说有所发挥和补充。主张以经络六经,重视证脉合参和辨证处方,强调伤寒与温病有别,并汲取汉以后方药对伤寒论》加以补充,对伤寒学有一定的发展。另有《内外二景图》等著述。

猜你喜欢

  • 块根木蓝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又名远志木蓝、虫豆柴。为豆科植物块根木蓝Indigofera neopolygaloides Hu的块根。分布贵州、云南。苦,寒。止痛消炎。治胃痛,胃肠炎,咽

  • 追风毒剉散

    《仁斋直指方论》卷四方。羌活一两,槟榔、防风、炒桑白皮各五钱,炒郁李仁、大黄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黑豆一百粒,水煎服。功能疏泄风毒。治脚气热盛者。若热甚大便秘,重用大黄。

  • 痨瘵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作劳瘵。详该条。

  • 神清散

    ①《卫生宝鉴》卷九方。檀香、人参、羌活、防风各十两,薄荷、荆芥穗、甘草各二两,石膏四十两,细辛五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治头昏目眩,脑痛耳鸣,鼻塞声重。②《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黄芩、蝉蜕

  • 行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瘀热在脾脏,但肉微黄,而身不甚热,其人头痛心烦,不废行立,名为行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有治行黄方,用黄芩、麦门冬、犀角屑、栝蒌根、栀子仁、甘草等药。

  • 吸筒疗法

    即拔罐法,亦称吸筒法。详拔罐法条。

  • 湿阻气分

    指气分受湿邪阻滞。主症有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体痠、骨节烦痛、胸闷纳呆、脘腹痞痛、呕吐泄泻,舌苔滑腻,脉象濡缓等。

  • 凛水

    凛冽的寒水。《素问·刺法论》:“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

  • 徐师鲁

    【生卒】:十六世纪中叶【介绍】:明代医家。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先学儒,后又随父学医及经络之学,并把沈承之(子禄)所编关于经络的书稿续编成《经络全书》。

  • 石祁蛇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草石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