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草饮食谱

本草饮食谱

书名。1卷。清·文晟辑,费伯雄鉴定。刊于1850年。本书将可以疗病的食物本草分为谷、豆、菜、瓜、果、味、禽、兽、鱼、虫等10部,共约200种,每种列述性味、采用、主治及宜忌等,内容简要。

猜你喜欢

  • 鱼口风

    病名。①见《普济方》卷六十。指唇疔。《重楼玉钥》卷上:“凡上唇生一小疮,或一二枚者,初起红肿渐至下唇亦肿及面颊俱浮。若初起红赤发热作痒,痒后起小黄泡,切勿用破皮针,如生上唇中间者难治。若上唇赤肿直长出

  • 劳损

    病证名。指虚劳、虚损之属阴虚者。《景岳全书·杂病谟》:“劳损之病,本属阴虚。”多因恣饮纵酒、色欲无度、劳倦过极,精血受损所致。《不居集》卷十九:“精极则阴虚,阴虚则无气,以致为劳为损。”详虚劳、虚损条

  • 川石斛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石斛之处方名,详该条。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9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 唾血

    证名。①指痰中带血。《素问·咳论》:“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详咳血、嗽血、咯血等条。②指血随唾液而出。多因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或肾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脾不统血者,伴见心悸怔忡,睡卧不安

  • 李潭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清河(今河北省境内)人。善长针灸。

  • 足太阳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

  • 热胕

    指血中荣气有热而引起血肉腐坏,血气污浊不清。《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皮肤疡溃。”张志聪注:“胕,肉也。……有荣气胕热者,言有因风伤荣气,搏而为热,热出于胕肉之间……。”

  • 牙齿动摇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齿牙浮动。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有:①龋齿虫蚀蛀空,致牙齿动摇者;②胃中伏火,火毒上攻而牙齿动摇者;③因肾气虚衰,不能固齿,致齿龈宣露而牙齿动摇者等等。治宜分虚实,分别选

  • 鼻搧

    证名。系指鼻翼搧动。由肺热炽盛、热毒熏蒸鼻窍致“鼻搧气促”(《疫痧草》卷中)。症见鼻翼搧动、鼻孔煤黑,干灼或衄血、鼻促气热,口干欲饮。治宜清肺泻热。可选用清瘟败毒饮或加减普济消毒饮。若鼻窍出血,可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