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石榴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即鸡冠花,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贯叶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沛文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病因之一。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如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热吐病证名。又名胃热呕吐。小儿因胃热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热吐食化,不恶食。”多因乳食停积化而为热;或夏秋暑热
【介绍】:见邹澍条。
即消风百解散,见该条。
证名。指脚底肌肤、筋脉着地作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由脾病湿盛所致。本证可见于痿、痹、脚气等病证。
【介绍】:见郑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