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旋鸡尾

旋鸡尾

《中药大辞典》:旋鸡尾

药材名称旋鸡尾

拼音Xuán Jī Wěi

别名线鸡尾、七星草(《草木便方》),剑刀草、剑刀蕨、连贴草、七星剑毛连草(《广西中兽医药植》),七星凤尾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金鸡尾、石扁担(《四川中药志》),大叶金星(《浙江中药资源名录》),金星剑,大号七星剑、牛舌黄(《泉州本草》),斩蛇剑、连天草、铁包金、大经刀草(《广西药植名录》),大石韦龙舌草(《福建中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江南星蕨全草带根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高50~70厘米。根茎横生,细弱,疏被鳞片;鳞片阔卵形,急尖,淡棕色,早脱落。叶近生,柄长3~15厘米;叶片狭线状披针形至阔线状披针形,长30~45厘米,宽1.5~5厘米,两端狭尖,全缘,近革质,淡绿色,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大,棕黄色,排列成1行或为不整齐的2行,较近中肋,无盖,也不具隔丝。

生境分部生于石上,树上或屋瓦缝隙等阴涅处。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①《草木便方》:"苦,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苦,寒,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凉。"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脾、心、肺四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通淋,解毒。治热淋,崩带,吐血,衄血,热痢,痔血,肺痈,痨咳,瘰疬,疮肿。

①《草木便方》:"解毒,消热,凉血,通淋。涂肿毒、发背,消结核。"

②《天宝本草》:"治淋症,赤白带下。"

③《四川中药志》:"治五淋带下,头项瘰疬,崩症,红痢及阳毒未溃等症。"

④《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肺病吐血。"

⑤《泉州本草》:"调气理血,清肺热,泻心火,凉血,镇咳止呕,止痛。治肺痨,肺痈,热毒下痢。"

⑥《广西药植名录》:"杀虫。治蛇伤。"

⑦《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注意虚寒者慎服。

复方①治肺痨咳血:鲜江南星蕨:二至三两,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火咳、火淋,止鼻血:旋鸡尾三钱至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肺痈咳嗽胸痛:鲜江南星蕨、鲜苇茎各二两,煎汤服。(《泉州本草》)

④治小便赤涩痛或带血:鲜江南星蕨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肠风下血(内痔出血):旋鸡尾根茎二两,猪棕草一两。煮猪肠食。(《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热痢口渴:鲜江南星蕨二至三两,水煎代茶饮。(《福建中草药》)

⑦治痈疽发背:鲜江南星蕨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旋鸡尾

药材名称旋鸡尾

拼音Xuán Jī Wěi

英文名Fortune Microsorium

别名线鸡尾、七星草、剑刀草、剑刀蕨、连贴草、七星剑毛连草、七星凤尾草金鸡尾、石扁担、大叶金星、金星剑、大号七星剑、牛舌黄、斩蛇剑、连天草、铁包金、大经刀草、大石韦龙舌草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燕科植物厚叶铁角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griffithianum Hoo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20-25cm。根茎直立,下部密生纤维状须根,顶部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顶部渐狭成纤维状,边缘略有粗齿。叶近生;叶柄长3-4mm,或近无柄,淡禾秆色,疏被鳞片;叶片近肉质,线状倒披针形,长20-25cm,宽1.5-2.5cm,顶部短渐尖,下部渐狭并下延于短叶柄,全缘或上部有疏缺刻或有钝齿;中脉两面隆起,侧脉二叉,斜向上,两面不明显。孢子囊群线形,长5-7mm,背生于侧脉上侧一边,距离叶边1/2-2/3,在中脉两侧各成1排;囊群盖线形,全缘,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下沟谷岩石上或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南等地。

性味苦;寒;无毒;凉

归经肝;脾;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黄疸;淋浊;高热;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复方①治肺痨咳血:鲜江南星蕨二至三两,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②治火咳、火淋,止鼻血:旋鸡尾三钱至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③治肺痈咳嗽胸痛:鲜江南星蔽、鲜苇茎各二两,煎汤服。(《泉州本草》)④治小便赤涩痛或带血:鲜江南星蕨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⑤治肠风下血(内痔出血):旋鸡尾根茎二两,猪棕草一两。煮猎肠食。(《贵阳民间药草》)⑥治热痢口渴:鲜江南星蕨二至三两,水煎代茶次。《福建中草药》)⑦治痈疽发背:鲜江南星蕨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斩妖剑

    药材名称斩妖剑拼音Zhǎn Yāo Jiàn别名真武剑、大石韦、老鹰七、大瓦韦、凤子木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狭基巢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ttopteris antrophyoide

  • 海鳗胆

    药材名称海鳗胆拼音Hǎi Mán Dǎn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胆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胆囊,鲜用。原形态海

  • 对叶油麻根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根拼音Duì Yè Yóu M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合东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切片晒

  • 甲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甲香药材名称甲香拼音Jiǎ Xiānɡ来源为软体动物蝾螺科蝾螺Turbo cornutus Solander的掩厣。性味咸,平。功能主治和气清神,止痢。用于心腹满痛,下淋痔瘘,疥癣

  • 大黄蜂子

    药材名称大黄蜂子拼音Dài Huánɡ Fēnɡ Zǐ别名露蜂房子(《备急方》)出处《本经》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功能

  • 牛背鹭

    药材名称牛背鹭拼音Niú Bèi Lù英文名bittern别名黄头鹭、尼鹭、家畜鹭鸶、红头鹭、畜鹭、红头官、放牛郎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鹭科动物牛背鹭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黄瓜藤

    《中药大辞典》:黄瓜藤药材名称黄瓜藤拼音Huánɡ Guā Ténɡ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6月采。阴干或鲜用。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 毛女贞

    药材名称毛女贞拼音Máo Nǚ Zhēn别名山万年青、蚊子木、岩白蜡、蜡树、细木南、回嚼、苦丁茶、苦味散、冬青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光萼小蜡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兴安薄荷

    药材名称兴安薄荷别名野薄荷来源唇形科兴安薄荷Mentha sachalinensis Kud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辛,凉。功能主治驱风解热。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用法用量1~

  • 毛节兔唇花

    药材名称毛节兔唇花拼音Máo Jié Tù Chú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节兔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chilus lanatonodus C.Y.Wu et Hs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