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撮风散

撮风散

《直指小儿方》卷一: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螟蚣半条(炙)钓藤7.5克朱砂僵蚕(焙)血蝎梢各3克麝香0.2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熄风,除痰,止痉。主初生儿心脾有热,兼痞风邪,致患撮口,症见口撮如囊,不能吮乳,舌强唇膏,面青目黄,手足抽搐,甚或神昏者。现用于新生儿破伤风,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者。

用法用量每服0.25克,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一

普济方》卷三六○: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白僵蚕7个,朱砂1钱,麝香1字(上4味别研),川乌(炮)1钱,半夏(姜制)1钱,南星(姜制)1钱,钩藤1钱,天麻(炮)1钱,荆芥穗1钱(同研和前药)。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撮口风。

用法用量用猪乳,或竹沥,或用东引槐枝10根,各5寸,入火煨出津液,拭去灰,于乌驴乳或猪乳内浸,以槐枝点药滴入口中。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直指小儿》卷一: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钩藤1分,朱砂1钱,直僵蚕(焙)1钱,蝎梢1钱,麝1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撮口。

用法用量每服1字,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猜你喜欢

  • 赤豆当归汤

    药方名称赤豆当归汤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

  • 齑水驻车丸

    药方名称齑水驻车丸处方驻车丸加齑水。功能主治嵌甲脓出,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齑水口含净洗,却用《局方》驻车丸,研细敷之。摘录《普济方》卷三○○

  • 更苏膏

    药方名称更苏膏处方南星1个,半夏7个,巴豆5个(去壳),麝香半钱。制法上为细末,取腊月猪脂为膏。功能主治一切不测恶疮欲垂。用法用量令如不痛疮,先以针刺破,候忍痛处,使以儿乳汁同调贴之。摘录《中藏经》卷

  • 混沌如金散

    药方名称混沌如金散处方鸡蛋1个。制法先以筛细黄土,分二处,将蛋打破,以蛋白、蛋黄各和黄土,不得错乱,即将黄做如蛋黄,将白摊饼包黄,仍如蛋形,入灶火内烧,候烟出尽为度,不可烧焦,将土蛋研成细末。功能主治

  • 韭汁牛乳饮

    《丹溪心法》卷三:韭汁牛乳饮药方名称韭汁牛乳饮处方韭菜汁60毫升牛乳60毫升功能主治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汁10毫升,和匀温服。摘录《丹溪心法》卷三《医方考》卷

  • 加味疏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加味疏风解毒汤处方银花12克,赤芍9克,黄芩6克,连翘9克,荆芥3克,山栀9克,竹叶6克,枳实4.5克,薄荷2.4克(后下)。功能主治疏风解毒,佐以凉血通腑。主热邪郁于血分,外受风邪,风热相搏

  • 冬青汤

    《普济方》卷二四九:冬青汤药方名称冬青汤处方冬青叶、小檗、甘草各等分。制法以绢袋盛,投3沸汤中,须臾取起晒干,如此3次,又以苦酒渍之2宿,晒干为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外肾肿不下。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

  • 滋阴降火方

    药方名称滋阴降火方处方南沙参15克,北沙参15元,元参15克,丹皮9克,石斛12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锦灯笼9克,花粉15克,黄芪9克,金莲花12克,马蔺子9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脾肾阴虚,虚

  • 蒲公英汤

    药方名称蒲公英汤处方鲜蒲公英120克(根、叶,茎、花皆用,花开残者去之,如无鲜者可用干者60克代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眼疾肿痛,胬肉遮睛,赤脉络目,目疼连脑,羞明多泪等一切虚火实热之证。用法用量上一

  • 桂枝二越婢一汤

    药方名称桂枝二越婢一汤处方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2.3克大枣(擘)4枚生姜(切)3.1克石膏(碎,绵裹)3克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兼清里热。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属外感风寒,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