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成无己

成无己

【生卒】:十一世纪

【介绍】:

金代医学家。聊摄(今山东聊城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精心研究仲景《伤寒论》,对辨析表里虚实有独到之处。根据《内经》、《难经》等古医书理论对《伤寒论》作全面注解、辨析,于1144年(皇统四年)著《注解伤寒论》十卷,为现存全面注解《伤寒论》最早的著作。此外,还著有《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论方》一卷。成氏注解和论述虽不免有自相矛盾和误谬之处,然仍不失为我国注解和阐发伤寒学的先启,对其后伤寒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猜你喜欢

  • 干浆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 血蒌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通城虎之别名,详该条。

  • 单肉蛾

    病名。即乳蛾发于一侧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 温病条辨症方歌括

    书名。清·钱文骥辑于1903年。钱氏按《温病条辨》原本次序,将温病诸证证治方药编成韵语歌括,便于读者学习。1954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排印本。

  • 肺虚嗽

    病名。指肺气、肺阴亏虚的咳嗽。见《赤水玄珠》卷七。《不居集》卷十五:“肺虚咳嗽,肺虚者,肺家元气自虚也。惟其自虚,则腠理不密,故外则无风而畏风,外则无寒而怯寒,内则气怯息短,力弱神虚,面白神羸,情志郁

  • 拍击法

    推拿手法名。拍打法与击法的统称。见该条。

  • 五科七事

    指学医要掌握的五门要领和七个事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复分为三。”科,指科别或门类,五科指辨证论治过程中诊脉、审因、断病、辨证、施

  • 宛膲(jiāo 焦)

    消瘦干燥之意。《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 黄风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即黄风内障。详该条。

  • 阴土

    脾与胃同属五行之土,脾为脏而属阴,故称脾为阴土。《脾胃论》卷下:“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