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风邪的统称。即祛除表里、经络、脏腑间留滞的风邪。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宜散,内风宜熄。祛风法用于外风。分为祛风除湿、疏风泄热、祛风养血、搜风逐寒等法。详各条。
忿怒。《素问·上古天真论》:“无恚嗔之心。”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番杏之别名,详该条。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手掌参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系指耳聋之因于气闭者。详气闭条。
见《中药志》。为银柴胡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紫菀散第五方。见紫菀散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是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疹点细小淡红,出没较快,退后无落屑及疹痕,因其症状如痧子,故又名风痧。主要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
见《幼幼集成》。即弄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