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医者握患者的手指(前脱手心向上,后脱手心向下)向远端牵引,同时另一手拇指下压尺桡骨下端或突出的腕骨,即可复位。
指针刺得气后,以捻转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次数的多少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现今一般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
指过亢的、能耗损人体正气的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壮火散气。”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粤万年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婴儿论》2卷,已佚。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栀子。详该条。
痰证之一。即燥痰。见《不居集》卷十七。参见该条。
医学分科之一。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
【介绍】:西汉时医家。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