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隐疹,详该条。
①同肌腠。肌肉的纹理。《灵枢·寿夭刚柔》:“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②皮下组织间隙。《素问·诊要经终论》:“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冬刺俞窍于分理。”前指浅层皮下组织间隙,后指深连筋骨的组织间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发于足背或足小趾后京骨穴等处之疽。脓少、瘙痒。治同足背发。
眼科病证。《古今医统》:“此症肝虚肺盛,故有白膜侵上黑睛。白珠多赤,亦肺有火邪。”治宜清热养阴,明目退翳等法。
【生卒】:1903~1959【介绍】:现代医家。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曾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院校,为培养医药人材做出贡献。解放后,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所著有《药物学》、《中西医学名词对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
病证名。见《石室秘录》卷二。即阳痿。详该条。
切脉指法。切脉时移动指位,左右寻找。《重订诊家直诀》:“寻推以诊广狭厚薄曲直也。”
证名。指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多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万病回春·伤寒总论》:“伤寒阳毒斑黄者,狂叫欲走也。其症表里俱实,内外皆热,脉数有力
病名。《东医宝鑑·内景篇三》:“寒入血室,月经不通,绕脐塞疝痛。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所以作痛,宜桂枝桃仁汤。”(桂枝、赤芍、生干地黄、炙甘草,桃仁、生姜、太枣)。如失于治疗,则寒气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