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病名。即佛顶疽。见顶门痈条。
病证名。痘出不红润,色灰白,痘顶陷凹的症状。此气血两虚所致。治宜保元汤加肉桂之类(明·徐春甫《痘疹泄秘》)。
经外穴名。见膝眼条。
见《中药志》。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多由肺肝二经蕴热,痰毒邪火上攻咽喉所致。症见咽喉焮红,漫肿疼痛,汤水难入,呼吸不利,寒热大作。《灵枢·痈疽篇》:“痈发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因其来势太猛,倘
①指顶骨。②指覆盖脑实质的骨骼。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部分额、枕骨构成。
见喉科指掌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气海,见该条。
病证名。因产后失血伤阴,阴虚生热,热伤肠络所致。治宜养血清热。方用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