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归砚录

归砚录

  • 归砚录

    弁言序题词跋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 归砚录

    医话著作。4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本书汇集王氏在各地行医时的见闻、杂感、学医心得及诊疗经验。并选收诸家医案,附述个人治验,收采较多的民间单方、验方。书中颇多独到见解,并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某些观点

猜你喜欢

  • 恶露不止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 万氏肥儿丸

    即肥儿丸第二方,见肥儿丸条。

  • 正骨手法略要

    见平乐郭氏正骨法条。

  • 八股牛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藓皮之别名,详该条。

  • 杨花

    出《摘元方》。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 清肠润燥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 听呵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 卫弱营强

    见营卫不和条。

  • 草红花

    见《陕西中药志》。即红花,详该条。

  • 阴阳两虚

    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俱虚,或肾阴阳俱虚。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治疗原则应两补阴阳,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主次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