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异痧杂证经验良方

猜你喜欢

  • 痔疮

    病名。即痔的俗称。详该条。

  • 犀角解毒散

    《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炒牛蒡子一两五钱,防风、甘草各二钱半,荆芥穗五钱,犀角一钱半。为末,水煎,不拘时服。治小儿赤丹瘤,壮热狂躁,睡卧不安。

  • 法落海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 雌雄人

    ①指女子阴蒂过大。杨志一《生育问题》:“女子阴核过大,性欲一至亦能自举,状如阴中有角,故以角症名之,又名半阴阳,俗称雌雄人。”详见角条。②泛指两性畸形者。

  • 橘枳姜汤

    《金匮要略》方。又名橘皮枳实生姜汤。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水煎,分二次服。治气滞痰阻而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

  • 搔法

    推拿手法。出《礼记·内则》。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

  • 伤寒绪论

    见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条。

  • 三科大生合璧

    见大生要旨条。

  • 慢惊风

    出《太平圣惠方》。又名天吊风。惊风的一种证型。大多出现于大病、久病之后,但也有因小儿体弱,一病就成慢惊者。临床以发病缓慢,无热,抽搐时发时止,缓而无力为其特点。《证治准绳·幼科》:“慢惊之候,或吐或泻

  • 跌蹶

    出《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即趺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