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青龙汤

药方名称小青龙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钱),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根节)、肉桂(去皮)、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一钱),五味子(五分)。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证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肺经受寒,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青龙汤

药方名称小青龙汤

处方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节.根)、肉桂(去粗皮)、芍药、甘草(炒),各三两。五味子二两,半夏(汤洗七次.切作片)二两半。

炮制上将七味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溢饮,身体疼重,及咳逆倚息不得安卧;或因形寒饮冷,内伤肺经,咳嗽喘急,呕吐涎沫,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论》:小青龙汤

药方名称小青龙汤

处方麻黄(去节)9克 芍药9克细辛3克干姜3克甘草(炙)6克桂枝6克(去皮)五味子3克半夏9克(洗)

功能主治解表蠲饮,止咳平喘。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溢饮,身体重痛,肌肤悉肿。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属外感风寒,内有停饮者。

用法用量上药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两次温服。

若口渴,去半夏,加栝楼根9克;微利,去麻黄,加荛花(熬令赤色)5克;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炮)1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12克;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9克。

备注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宜肺平喘;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半夏燥湿化痰;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诸药温散太过而耗散肺气;炙甘草缓和药性,益气和中。合用而成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剂。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乞力伽散

    药方名称乞力伽散处方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各30克甘草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血虚肌热,小儿脾虚,蒸热羸瘦,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生姜、大枣煎服。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五

  • 健忘预知散

    药方名称健忘预知散处方虎骨(酥炙)、白龙骨、远志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服令人聪慧,凡事不忘。主健忘。用法用量生姜汤调服,日3次。摘录《医方易简》卷六

  • 翠霞散

    药方名称翠霞散处方滑石30克铜绿15克轻粉6克 片脑麝香各0.9克粉霜0.2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去毒生肌。主恶疮。用法用量用时蘸药纴于疮口上,以膏贴之。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 茯神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神散药方名称茯神散处方茯神(去木.一钱)羌活(去芦.一钱)麻黄(去节.一钱)龙齿(另研.一钱)赤芍药(一钱)甘草(炙.一钱)蔓荆子(七分半)薏苡仁(七分半)麦门冬(

  • 当归补血散

    药方名称当归补血散处方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防风1两,细辛1两,菊花1两,甘草1两,车前子1两,蒺藜1两,白术1两,羌活1两,茺蔚子1两,薄荷1两,大黄5钱。功能主治妇人肝虚,遇行经之际,眼

  • 椒姜丸

    药方名称椒姜丸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两1分,干姜(炮)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两,黄芩(去黑心)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芍药1两,桂(去粗皮)1两,桔梗(炒)半两,鸟喙(炮裂,去

  • 清上补下丸

    药方名称清上补下丸处方怀生地黄(炒,锅内酒拌,蒸黑)120克 南枣(酒蒸,去核)60克 怀山药45克 白茯苓(去皮)45克牡丹皮45克泽泻45克 辽五味子45克天门冬(去心)45克枳实(麸炒)45克

  • 理中当归汤

    药方名称理中当归汤处方甘草3两,当归2两,人参1两,白术1两,干姜半两。功能主治产后腹中虚冷,心腹痛,不思饮食,呕吐厥逆。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三引《产经》

  • 掀肿膏

    药方名称掀肿膏处方腻粉少许 黄蜡 代赭石(研)各15克 细瓷末黄柏末各30克功能主治治赤眼肿痛。用法用量麻油熬,涂肿处。摘录《理瀹骈文》

  • 和血蒸剂

    药方名称和血蒸剂处方桑叶、明矾、石斛、食盐、山龙胆。功能主治眼胞肿痛。用法用量水煎,蒸眼目。摘录《眼科锦囊》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