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承气汤

药方名称小承气汤

处方大黄(五钱)厚朴(三钱)枳实(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潮热谵语,大便六七日不通,有燥粪结滞,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小承气汤

药方名称小承气汤

处方大黄12克(酒洗)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功能主治轻下热结,除满消痞。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 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 胀满,里急后重者。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蝉花丸

    药方名称蝉花丸处方蜜蒙花半两,威灵仙(去芦)半两,白蒺藜(炒,去尖)半两,木贼(去毛节)半两,草决明(炒)半两,菊花(去梗)半两,楮实子(炒)半两,石决明(火煅)半两,蝉退(麻油净洗)半两,青葙子(瓦

  • 加减藤黄饮子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引《应验方》:加减藤黄饮子药方名称加减藤黄饮子处方金银花黄耆防风川芎羌活大黄赤芍药薄荷连翘麻黄当归石膏黄芩桔梗白术白茯苓各2.4克荆芥0.9克甘草0.9克 山栀子0.4克人参0.

  • 三和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和散药方名称三和散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州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一两。川芎、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槟榔(面裹

  • 苦葶苈汤

    药方名称苦葶苈汤处方苦酒1升半,苦葶苈1合,生艾汁半升。功能主治伤寒7-8日,热盛不解。用法用量上同煎至6合,作2服。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木通散

    《太平圣惠方》卷四:木通散药方名称木通散处方木通30克(锉)槟榔羚羊角屑赤芍药 黄苇当归(锉,微炒)车前子各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清热通淋。治小肠实热,心胸烦闷,

  • 丁蔻理中丸

    药方名称丁蔻理中丸处方党参3两,焦术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白豆蔻1两,公丁香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胸膈满闷,腹胁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至3钱,开水送下,每日2次

  • 解毒香豉饮子

    药方名称解毒香豉饮子处方香豉2两,石膏3两,栀子仁1两,大青1两,川升麻1两,川芒消1两,甘草半两(生用),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制法上细锉,拌合令匀。功能主治心肺脏热,毒攻于皮肤,遍生赤斑,重者

  • 枳壳理中汤

    药方名称枳壳理中汤处方炮姜4.5克白术4.5克(炒)枳壳4.5克(炒)赤芍4.5克肉桂4.5克(去皮)砂仁9克(炒灰)功能主治治产后瘀血冲脾,腹中胀满,脉沉滞者。用法用量水煎浓汁,去滓温服。备注产后脾

  • 白玉汤

    《广西中医药》:白玉汤药方名称白玉汤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胃泻火,通腑润肠。主阳明热炽,胃火循经

  • 厚朴橘皮丸

    《御药院方》卷四:厚朴橘皮丸药方名称厚朴橘皮丸处方厚朴(去粗皮,用生姜制)3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2钱,干姜(火炮裂)1两2钱,良姜(锉)1两2钱,青皮(去白)8钱,陈皮(去白)8钱,五灵脂8钱,